酒驾鞭刑会议结束 唐凤:提案人、连署人皆反对
▲唐凤日前与媒体茶叙时,不愿表明对酒驾鞭刑的立场。(图/记者张暐珩摄)
酒驾要不要鞭刑?有民众在「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提案后,超过2万7签名网友覆议,因此政委唐凤12月1日对此召开「开放政府联络人(PO)」例行协作会议处理该案,但结果显示,包括公务同仁,以及提案人、连署人等与会者,都认为「鞭刑」并非吓阻酒驾的最佳途径。他也强调,任何公共政策都不应该由行政院来扮演「否决者」的角色。
唐凤指出,针对「对酒驾累犯、性侵犯及对幼童伤害等增设刑法惩罚方式 增加 鞭刑制度」连署案。会议的过程与摘要,已在行政院政务会议进行报告,也于 12 月 5 日在网路上公开。当天,包括公务同仁,以及提案人、连署人等与会者,都认为「鞭刑」并非吓阻酒驾的最佳途径。
因此,从防治的角度,应优先思考如何穷尽其他更为可行的方法,并须从事前、事中、事后分阶段进行。此外,酒驾肇事发生后,政府除了惩罚肇事者,也要加强对受害者的协助;更进一步,要了解肇事者背后的结构性成因,才有机会预防下一次肇事的发生。
唐凤强调,虽然本案具有相当争议,事前也得到许多媒体的报导与分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但是他们仍然以一贯中立、公开的方式来筹备,以及举行协作会议,并未有所不同。至于有外界声音认为,协作会议讨论这样的议题,有耗费行政资源,或不够坚守人权底线等问题。他们坚守的立场是:
第一,任何公共政策,除非与宪法相抵触,否则都应该有讨论的空间。特别是,不应该由行政院来扮演「否决者」的角色。
第二,协作会议的价值,不仅限于对政策的改变或创建,而是在多方利益关系人的讨论过程中,增加所有与会者彼此的相互理解,促进共同学习。「开放政府联络人(PO)」协作会议从启动至今,约莫 8 个月。做为开放政府的实证场域,我们在过去 25 次的协作会议中,努力累积经验,不断调整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