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公认鞭刑「残忍不人道」 台权会:重点是根除酒驾
酒驾造成他人受伤甚至死亡的问题在台湾社会层出不穷,日前也有网友在「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提出,针对酒驾累犯、性侵等伤害罪犯增加鞭刑制度,政务委员唐凤也订12月1日开会讨论。台湾人权促进会副秘书长施逸翔则是认为,这样可怕的「肉刑」相当残忍不人道,真正需要解决的还是根本的酒驾问题。
日前发生在金钱豹酒店上班的颜姓女子,多次酒驾却一犯再犯,14日凌晨再次喝酒开车,撞死骑机车的陈姓烘焙师,引起社会愤怒,酒驾累犯该如何惩罚的议题再次浮上台面。其中,修法让酒驾累犯接受鞭刑的提案,在短短3日内就达到附议门槛,施逸翔却认为,这样的愤怒情绪是值得被尊重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大幅修法加入鞭刑,事实上不符合的人道精神。
事实上,如果在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搜寻「酒驾」,会跳出100多件提案,关于「鞭刑」也有70多件,显示大家对于这两个议题都不只有一种看法,但都是高度讨论的话题。施逸翔提到,这个事情应该要分成两个面向,一是「如何预防酒驾及累犯」,二是「鞭刑是否能有效降低犯罪率」。
▲网友提案酒驾、性侵者鞭刑,附议多达2万6千个。(图/翻摄「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网站)
针对酒驾来说,这是一个长久累积的问题,即便「开车不喝酒」的宣导标语已经流传了10几年,但酒驾的案件仍然很频繁,更有如金钱豹颜姓女子一样的累犯,被罚完没事了就又再度犯罪,施逸翔表示,比较理想的应该是针对酒驾的案例,分析背后的因素,例如经济状况、哪一种族群、发生的情况,「比如说,哪个地区酒驾比例高,那是不是和交通运输有关系,例如没有捷运,或是叫不到计程车等等」。包含鞭刑在内的各种对身体的伤害统称为「肉刑」,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已经废除,也是联合国公认的不人道型,只剩下如新加坡、汶莱、马来西亚等国家还保留。严酷刑罚的目的主要是吓阻犯罪,但是若是以「世界和平指数」(GPI)来看,这几个国家的安全度并没有特别突出,施逸翔认为,这显示严刑峻法不一定能直接压低犯罪率,而台湾在2009年通过加入的联合国「两公约」中,就有提到不能使用残忍肉刑。
在新加坡,即便是鞭刑也有一定的条件,有三类型的人不会挨打,分别是女性、死刑犯以及50岁以上的男性,「行刑」现场会有医生监督。也就是说,撞死烘焙师的颜女即使在新加坡也不会接受鞭刑。根据《中华解读》报导,曾有鞭刑亲历者回忆,鞭子打下去的时候皮开肉绽,感觉血直接流出来,那种疼痛无法形容,也有许多人宁愿多被关几年,也不要接受鞭刑。
▲有亲身经历者提到,鞭刑痛苦无法形容,打下去皮开肉绽。(图/示意图/CFP)
行政院政委唐凤将会在12月1日召开协作会议,并邀请网友参加,希望加强对话,但日前与媒体茶叙时不断被追问立场为何,他依旧未表态。施逸翔则说,希望政府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设定议题,并不一定要中立,但既然花了纳税人的钱,应该要提出更有建设性的讨论政策,才不会让这个会议流于「网友见面会」。内政部长叶俊荣上周在立法院备询时也说,就他个人理解,鞭刑与国际潮流不符。
提案者认为,「对性侵犯除现行刑责外,追加鞭刑之惩罚。对伤害幼童之伤害以上罪犯除现行刑责外,追加鞭刑之惩罚。酒驾犯罪者之刑责加入鞭刑。」该提案10月23日在提出后,一周内就超过万人附议,11月3日附议通过,法务部10日表示,会先联系提案人,必要时召开会议征询意见,最晚在明年1月3日以前正式回应。▼唐凤将会在12月1日召开协作会议,讨论酒驾者鞭刑的提案。(图/记者张暐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