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蝴蝶/亲爱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

▲来不及长大的生命,令人无比痛惜。(图/记者杨佩琪翻摄)

文/蓝蝴蝶公行硕士

328台北市内湖环山路发生小女童遭歹徒割喉断头命案心中突然浮起苏芮小姐的这首歌曲「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却找不到别人倾诉……」,心中无比痛惜,这么一条小小生命竟然就在台湾这块土地消失了。

还记得曾在三立《54新观点》节目上,苗博雅学者以「他判不判死刑,对我而言有什么差?」一番话现场来宾刘耀骏罗友志先生非常不满;刘骏耀例举两年前台南汤姆男童喉案家属为例,指家属至今仍「住在地狱」,这种心情谁能了解;而罗友志先生也动怒,分享过去看见社会案件现场的种种惨况,要苗博雅学者「看过地狱,再跟我谈恶魔」。

苗博雅学者(我们暂且称呼为法律学者),曾为社会民主党立委候选人、废死联盟前法务主任,不知您或您的家人有否这样的经验:

一个平凡的家庭,父亲高兴的牵着小宝贝小手学校上课,送到校门口,看着小宝贝进去学校上课,随后即离开学校。小宝贝乖巧的听老师上课放学回家总是兴高采烈地将今天所学的东西分享给爸爸妈妈,家里总是充满欢笑声。但是某天,你突然接到一通电话,老师难过得跟你说:对不起,有个怪叔叔冲进校园内,把你的小宝贝杀害了!你不顾一切冲到学校后,看见你的小宝贝被残酷手法杀害后、众人群围脉搏虚弱、满身鲜血的幼小身体躺在那儿,请问你什么感想?

这个时候有个路人甲过来跟你说:「凶手是因为社会的冷漠、找不到工作、交不到女友、个性孤僻、连FB都没人按赞,所以他一心求死却不敢死,他怕攻击一般人后会被打,所以他只好拿小宝贝下手。我们应该要关注犯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做出这种行为?」

▲民众主动送花哀悼,还有孩童的玩具。(图/记者徐文彬摄)

►►►掌握最新观点,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其次,路人甲再向你强调:「在2014年底,中研院的教授委托调研中心做了一次民意调查,两千份的面访,信度效度还蛮够的,确实有七、八成反对废除死刑,但是,问卷也同时问你,「如果给定一个替代方案,你是否赞成废除死刑?」两种替代死刑的方案中,其中一个的赞成率高达 70%,所以死刑存废的争议症结在于,有没有另外一种处理犯罪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率而且可信赖的?」

我们认为苗博雅身为法律学者不应以欠缺同理心、思考逻辑的理论论述来要求大家认同!因为,专家们亲身经历后是这么看的:

知名法医高大成表示,「轻刑犯是可以教化的,但重刑犯大概都不容易教化」、「应该说是不可能教化」,当你亲赴命案现场时,常「搞不清楚」被害人加害人角色;被害家属抱头哭泣,凶手反而一副事不关己、理所当然的样子,甚至是毫无悔意,让人感叹看完命案现场后,那种惨况,就不会让人想支持废死。高大成更直言,「他们会后悔?我是不相信的!」

侯友宜先生则说,在上位者、做决策的人应该第一时间去刑案现场看看,去感同身受现场的震撼及被害人的惨与痛,不能只看隔了一段时间后犯罪者表现悔过、无辜的外型,有了亲临现场的深刻体验,再来谈论要不要废除死刑。他认为死刑是对重刑累犯的最后一个遏阻动作,实证上死刑存在,对遏止暴力杀人犯罪有具体效果,并不是一些人说的与治安好坏没有关联性,因为「要看的是质,不是量」。

根据民调资料显示,司法人员赞成死刑比例最高,高达八成八,为什么?因为他们办案、接触得最多,感同身受最多。但是,废除死刑人士看到的是另一个面向,提出「有机会让他活下来,因为他会改过,对社会有正面贡献」的论述,事实上像这种累积犯罪的犯罪者,如果没有一个遏阻,再给他出去,他会变好?要变好,早在轻刑犯、重刑犯的时候就变好了,死刑就是对这些嫌犯最后的一个遏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遏阻,暴力犯罪就可能持续上升,反而造成社会治安动荡不安以及资源浪费。

据查,民进党党纲》行动纲领第26条载明「尊重生命,严防冤狱研议废止死刑的可行性」,试图研议废死作为。为此,我们深感遗憾,若苗博雅学者、废死联盟及民进党诸位仍执意死刑与治安没有显著关联性,那么我们主张将前列人士所关注的犯人全部集中交由他们来教化管理、一起生活,若教化无效则一起接受「伦理道德公审究责」,如果他们愿意,我们就同意再给这些人一次机会,否则就请别「继续」掠夺国家社会资源!

●作者蓝蝴蝶,公行硕士,公共事务观察者,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公司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