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核与微拥核

反核游行(图/本报记者徐文彬摄)

王少奎

最近看了许多关于核电文章,其中可以发现,反核人士立场通常十分一致(这里指反核能,非反核四[注1]),他们的主张就是核电归零,要求全面使用其他非核电的方式生产能源,但所谓的拥核人士,其中有一些人的立场似乎不是那么清楚,他们虽然被归到「拥核」的阵营,但实际上好像又并非真的拥核,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想做一个假设,我们当下能够稳定商转发电来源就只有火力与核能两种,所以在绿能尚未发展完全之前,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拥核,要么拥火。所以我们现在有两个阵营,一个是拥核=反火,一个是拥火=反核[注2]。

一个拥火反核的人,他的立场很明白,就是以火力取代核电,他会提出许多理由,像是核废料的处理,或者电厂事故风险等等,而拥核的人,则会一一对这些理由进行反驳,比如提出有效地隔绝核废料的方式,以及极高安全标准的电厂等等,最后也指出火力发电价格与高排碳的缺点。于是,由于核能有着低价格与低碳排放的优点,所以在拥核人士的论据之下,比起火力发电,核能发电才是目前最好的商转发电方式。由此,一个真正的拥核人士,他的立场也会十分明白,那就是我们应该用核能取代台湾所有的火力发电。(或者,考虑到能源结构与风险分散,核能至少也应该要大幅超过火力发电。)

如果我们要用核电厂取代目前的火力发电,那我们总共需要在全台湾建造核四等级的电厂约13座,或者核二三等级的电厂约18座[注3],因此,一个真心的拥核人士应该会主张,我们至少要在台湾再盖10~15座的核能电厂(若按照台电经济部对未来电力需求的预估,可能要再多盖个5座)。然而,尽管核电在拥核人士的论据中比火力发电更便宜、更环保,但一般看到的拥核人士中,似乎并未主张我们应该要从核一一路盖到核十五,而是采取一种较温和的拥核立场,这种立场也许更接近于我们不能完全没有核电厂,或者我们应该要稍微有个几座核电厂。对于这种立场,我们不妨把它叫作反废核或微拥核。

大部分的拥核人士,虽然一方面会针对反核人士提出许多论据去说明核能的各种优点,反驳它的各种缺点,但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拥核人士积极地想要一路盖到核十五厂。这样的微拥核人士,他好像在反核人士面前认为核能极好,可能想要战爆反核人士,但当反核人士离开了,核能又好像没有好到值得他进一步去提倡。作为一种立场,微拥核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问题,我当然可以主张我们应该有某种程度的核电,以此稍微降低我们的电价与碳排放,然而,一旦采取这种立场,那我就必须要进一步说明两件事:1)我认为核电与火力应该要占多少比例?2)为什么要占这样的比例?为什么核电那么好,火力那么差,但我却不要求进一步以核能替代火力作为主要的发电来源?。换句话说,拥核人士的理由对于微拥核人士来说并不完整,所以如果我赞成加盖核四,但我又觉得再盖十几座核电厂好像有点不太好,那么我其实并不能使用一般拥核的理由去支持我的立场,因为其实我不真的算是拥核,而只是反废核。

在近来的各种社会议题中,比如从都更、废死、媒体垄断等等,通常都会有正反两个立场,一般而言,会有一方诉求扭转现状,比如反拆迁、反并购、反死刑、而另一方则反对这样的改变。对于这种彼此相左的立场,我们通常可以粗略地改革派与保守派来称呼。现在,废核与反废核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对立,有些人想要改变现状,而有些人则想要维持现状。所以精确来说,把反废核称作拥核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反废核是一个保守的立场,但拥核其实是一个十分激进的改革立场。当我们没有区分这两个立场的差别时,我们就很容易只引用拥核的理由来支持反废核,但如上所说,用一种改革的理由来支持一个保守的立场,这种方式其实是有问题的。

最后想稍微强调一下,本文并未试图去贬低保守的立场,而只是想要厘清保守式的拥核与改革式的拥核立场,两者虽然有某些共通之处,但却并非同一个立场,因而不能用同样的理由去论述。[注1] 在目前的论述中,反核四和反核电已经被清楚地区分开来,前者担心的不是核能本身,而是台电与核四的工程品质

[注2] 这个预设其实是拥核人士的基本预设,本文的讨论暂且以此预设为基础。拥核人士大多预设,核能是目前唯一能够取代火力的稳定发电方式,但反核人士其实并不接受这样的预设。反核人士认为再生能源的成本正逐年快速降低,而核能的成本则逐年提高,再生能源其实已经逐渐有能力开始进行商转,并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基载电力来源之一,见〈核四真实成本与能源方案报告〉、〈核能,愈发展愈昂贵的能源?──从能源系统分析看核四争议〉、德国之声对核能发展的评估(原文/翻译),以及经济学人对再生能源的讨论: Alternative energy will no longer be alternative。

[注3] 系统装置容量:40,912MW;核二/三装置容量:1,970/1,900MW;核四装置容量:2,700MW。(参考资料台湾电力系统架构图、persrective of nuclear, p96)

作者王少奎,清华大学哲学硕士生。本文曾刊于「清哲学」共笔部落格。。本文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