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防疫4大关键!座位间距1.8米 「教室开窗通风」避免像邮轮
▲针对开学后校园防疫措施,台大公卫学院专家提出建议。(图/记者林育绫摄)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全台延后开学,而高中职以下学校(2/25)以及大专院校(3/2)将先后开学,台大公共卫生学院今(18)日针对校园防疫措施提出建议,包括座位间距可拉开至1.8米、分散下课时间、减少接触活动,以及6个重要洗手时机、校园清洁及垃圾桶加盖,另外也建议教室打开门窗通风,若使用空调也要有换气系统,以免像邮轮一样密闭让病毒及污染物分布。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今(18)日召开记者会,由詹长权院长主持,邀请陈佳堃副教授、苏大成教授共同针对「校园防疫」提出建议:
可疑及确认生病的师生不能到校上课,詹长权院长提到目前在防疫高度警戒期间,每个人对个人的健康都有高度责任,「健康绝对是第一」,只要有疑虑就不要去,当然不要刻意制造恐慌,但是对健康的责任绝对大于上课和上班的责任,以免到时候害得更多人不能上课或上班。
▲可疑及确认生病的师生不能到校上课。(示意图/记者游芳男翻摄)
建议「加长社会距离」,例如教室的座位拉开距离,以最低1.8公尺为原则,减少密切接触的可能。詹长权说,如今小学大多是20人左右的小班制,执行起来较容易;但高中大多还是一班有40人左右,执行上可能比较困难。
此外他也建议「下课时间分散」,例如分批2至3群、间隔5至10分钟左右,分散下课时间;还有减少需要身体碰撞及接触的活动,例如体育课可将篮球与足球改为田径,都是有效减少互动及加长社会距离的方法。
而台大公卫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科学研究所陈佳堃副教授也说,非万不得已,最好能避免在大型礼堂内举办活动,也避免大型集会,尽量以户外空间为主。
三、教室清洁及卫生管理
校园环境有几个地方需要时常保持清洁,包括:门把、桌面、窗户、厕所、个人手机、键盘,这几处常常擦拭及用酒精消毒都有效。而像会议室等空间结束使用后,务必清洁及消毒,没清洁之前不能再次使用。
另外詹长权建议学生们「不要共食和一起喝饮料」,很多学生之间会互相分享食物,汤匙挖来挖去,这些习惯要避免。还有不要徒手触碰食物,例如面包尽量以有包装为主,避免徒手吃东西。在校也不要共用盘子、筷子,最好每人都带自己专有的餐具使用,而用过的餐具也要马上洗,不要带回家才洗,保持它的干净。
手部卫生方面有「6个重要的洗手时机」包括:出门前、下车后、进校门后、进教室前、吃东西前、上厕所后。
他也提醒,打喷嚏、咳嗽的礼节要注意,以卫生纸遮盖,之后丢到「有盖的垃圾桶」里,同时也建议「学校的垃圾桶要加盖」,且至少每天清理2次。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陈佳堃教授提到,一旦室内出现「闷、热、有气味」这3个指标,代表室内环境「不健康」。(图/记者林育绫摄)
四、教室及室内通风
詹长权说,目前没有窗户的教室建议都暂停使用。而台大公共卫生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科学研究所副教授陈佳堃,对于室内通风也给予诸多建议,他提到只要是与外界有所阻隔的环境,都称为室内环境,一旦出现「闷、热、有气味」这3个指标,代表室内环境「不健康」,容易导致人体生病,而建议处理的3个动作则是「要有风、温控、换气」。
▲若室内缺乏「换气」,这种环境就像邮轮,很容易让整楼层病毒蔓延。(图/记者林育绫摄)
陈佳堃说,目前常见的教室,除了某些窗型冷气有换气开关外,大部分的冷气是室内循环系统,没有换气,十分危险。他提到在密闭空间中气流的移动与污染物的分布,若室内缺乏「换气」,这种环境就像邮轮,很容易让整楼层病毒蔓延,一定要有新鲜的空气往里送,才能完成换气。
▲教室保持开窗通风,自然风条件下,室内外60秒可完成换气。(图/记者林育绫摄)
一般来说开窗后,若自然通风的话,60秒室内外可以完成换气,建议保持开启。若是开冷气及空调,也要有换气系统,有些空调的换气功能会产生噪音,可能影响上课品质,导致部分师生会关掉,这部分也要注意。
陈佳堃说,3至4月北部仍比较冷,开冷气机会不多,但是中南部可能有机会,他总结建议:
1、所有人员进入教室前先洗手,并戴上口罩。
2、教室尽量保持门窗开启,天冷时请20分钟开启窗户1至3分钟。
3、若是没有门窗的空间,有换气系统者,请全程开启换气系统。此外非万不得已,最好能避免在大型礼堂内举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