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纲又违法…蓝伟莹成「政府官员」 教部灭火被打脸
▲课纲审查问题不断,图为教育团体5月4日在教育部前抗议家长代表资格疑虑。(图/翻摄全国家长会长联盟)
课纲文白比例争议不断,又爆出白话派的主力委员蓝伟莹「资格不符」的消息,立委陈学圣直批「8月以后的会议都不算数」,可能要全部推翻重审;虽然教育部紧急灭火、强调「蓝委员还是老师身分」,但立委柯志恩认为,教育部次长姚立德也有北科大教授身分,但「还是算次长」,根本不能这样比。
文言比例刚通过由45~55%调降至35~45%,却爆出白话派的主力蓝伟莹委员身分可能违法的争议,根据《高级中等教育法》,政府机关代表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4,今年3月改组后、委员总数是48人,政府代表必须控制在12人内;而蓝伟莹进入委员会时,是丽山高中的教务主任,但8月开始借调到国教署推广「高中优质化计划」,所以「8月之后的会议,组成代表都违法,可能全部无效」。
▲课审会决议高中国文文言文比例降至35%~45%后,又引发统独政治议题。(图/教育部提供)
但教育部表示,蓝伟莹是因为教育专业背景才入选课审会,8月开始是借调到「台师大」协办高中优质化计划,不是行政人员,也是占学校缺、领学校薪、由学校打考绩;另外,在课审会办法中,选聘时必须具有「代表群体」的身分,但在任期中身分改变也不用改聘,避免有学生毕业就不能担任委员的问题,所以蓝伟莹的身分还是「老师代表」。
但柯志恩质疑,商借教师每年的考绩,还是由「各机关预评后,送原服务学校依相关法规规定办理」,等于间接受制于国教署,课审大会又是国教署办理,变成「球员兼裁判」;而且教育部次长姚立德也是从北科大借调到教育部,也还有教授身分,但「他还是教育部次长」,所以借调后的老师怎么能不属于该单位的范围?
教育部昨天表示,蓝伟莹的教师身分没有改变,目前还是占学校缺、领学校薪水。但柯志恩质疑,借调教育部的老师仍是代表他个人吗?教育部次长姚立德,也是从北科大借调到教育部,仍占据北科大的缺,也保有教授身分,但他还是代表教育部次长,因此,蓝伟莹借调教育部后,就是属于国教署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