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苓/关于月亮 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
▲ 中秋节是月亮节。(图/取自io9)
中秋节是月亮节,也是团圆的日子。
为什么用中秋来团圆呢?想必因为八月十五是满月,「月圆人团圆」,在圆圆的月亮厎下,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正是圆满的象征。而且「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一过,一年好像也就快到尾声,是该及时让分散四处的一家人见个面了。
也因此,月亮最容易引起思乡之情,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月亮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可不只是因为圆满而已,主要是因为月亮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两个人分离两地,在古代通讯困难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唯一可以一起看到的,就是天上的那一轮明月了(当然太阳也可以,但是看太阳未免灼热刺眼),我们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月亮的,相爱的人即使相隔千里,唯一确定能够共同拥有的,就是天上的月亮。
月亮不只可以突破空间,也可以突破时间,因为早在所有的人出现之前,它更老早老早就挂在天上了。所以才会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代人所看到的那个月亮,和我们老祖先看的其实是同一个。身处在完全不同时代的人,除了少数有限的古迹,可以一起超越时空看到的,也就只有月亮了。
更有人把月亮拟人化,甚至可以邀它喝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没有酒伴,就和月亮跟自己的影子喝酒跳舞,诗人也真是醉得可以了,难怪最后会因为伸手捞月而掉进水里。
不过人们普遍认为月亮里是有人的:最有名的是偷了后羿的长生不死药、跑到广寒宫里去的嫦娥,就连阿姆斯壮登陆月球时,美国太空总署也曾提醒他:注意一下,有没有看见一个中国女性?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有没有因为一个人跑到那么远去而后悔,没有人知道;但是为什么她跟月亮上的另一个男人,这么多年来没有擦出一点火花,这就让人觉得好奇了:难道天天伐桂的吴刚,喜欢的只是那只日日捣药的兔子?
▲ 其实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都不同。(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Unsplash)
无论如何,因为是从太阳折射的光,相对柔和,所以月色总是美丽的,不管是民谣「在那银色月光下」,或是唐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呈现的都是宁静幽美、引人遐思的场景。縦使「天上星多月不亮」,就算淡淡的月光,仿佛也带着一丝丝美丽的哀愁。
然而月亮除了永恒的美,还有变动的美:「初一十五不一样」,上弦如勾,下弦如眉,各有不同的美。所以古诗有「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相思的女孩脸庞随着月亮一天天削痩,确实是真情感人。不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因为不是每天都有满月,圆圆的月亮才令人更加珍惜。
其实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都不同,农历每个月的十七日,日落的时候,就是月亮刚好从海上升起的时候。所以后天,住在台湾东部的朋友只要往海边一站,北部的朋友只要趋车前往宜兰海滨,就可以看到前所未见的、一轮明月从海面上升起的美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论是否跟亲爱的人在一起过节,都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 Her和她 女孩想要的都在这
热门点阅》
► 王兰芬/南海路高中传说:总统府女中校庆 全校一半学生会不见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