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专访莎妹剧团团长王嘉明

【撰文:彭永翔 摄影:Anew-Chen 图片提供:莎士比亚妹妹们的剧团 本文出自La Vie杂志第111期】

8月份的台北艺术!一年一度的台北艺术节将于8月展开,推出10档来自国内外、形式各异的剧场作品,以表演艺术翻滚整座城市!La Vie此次专访莎妹剧团鬼才导演王嘉明,畅谈新作《SMAP X SMAP─In love with the 90s》(后简称SMAP X SMAP),并精选4出剧作,今年夏天一起去看戏!

stART #01_SMAP X SMAP松软软的幸福白被单90s

国中时,帆布书包肩带上用立可白写着小田和正唱的〈突如其来的爱情故事〉。当时织田裕二、铃木保奈美主演的《东京爱情故事》正红极一时,在强调集体规训、穿着制服、整齐划一的国中时期,用立可白、原子笔在帆布书包涂画装饰,是青春时期彰显自我风格的唯一方式

幼稚青涩的片段,如果没有导演王嘉明将于9月推出的常民三部曲最终回《SMAP X SMAP》,早被深埋于大脑的海马回之中,永不见天日。

幸福定义的转变

王嘉明的常民三部曲继以李小龙隐喻70年代神话;80年代以麦可杰克森定调解严后的社会,如同演唱会恣意奔放;行至90年代,纯爱偶像日剧略带曝光的空气感、紧凑的11集情节、精准隽永的台词及传达的价值观渗入台湾文化的土壤,松软软幸福白被单的日剧为90年代立下注解,成为此次《SMAP XSMAP》的重要元素之一。

「我觉得我们现在对于幸福的看法,90年代是一个满关键的年代。譬如说现在很多人想开咖啡厅、想回到比较个人、私领域幸福观。」为了这次的《SMAP X SMAP》,王嘉明从网路、书报甚至论文,多方搜集资料,拼凑升斗小民生活面貌。

90年代的日剧与全球化发烧深远影响现今的咖啡厅现象与价值观,日剧中的角色设定总是安于工作本分,而不冲撞社会或公司体制;全球化狂飙使多样文化进口台湾,1998年Starbucks的引入让大众开始接触咖啡,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尝试在世界巨大的浪潮中,开始寻找自我认同、思考自身所需为何。

「其实幸福过往是公领域的问题,过去思考幸福不仅仅只想到自己,还扩及至社会,与社会的关联性非常非常强,但到90年代开始慢慢切割,现在则是完全切干净变成是私领域。」90年代的幸福观,发酵至今改变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态度。

轻薄短小的90年代

擅长将流行文化符码置于剧场的王嘉明,在《SMAP X SMAP》中,悦耳的日剧配乐自然必备,配乐不仅是日剧的重要元素,其引导阅听者情绪放大的魔幻效果,在王嘉明眼中是相当政治性的意涵,音乐影响了大众观看事件的角度。「就像上色,像一首3分钟流行歌,过了就过了,不想再去探讨事情的后续发展。」如同新闻媒体的乱象。

语言上,语调轻柔的日剧让各式语助词渗入我们的生活中,喔、啰、呢将在台词中反复出现;排除国语,以日文与台语交杂,表明这是一场非官方正史、却更亲近平民的生活切片。

选择以日剧11话(集)的叙事形式开展,回应的是「轻薄短小」的时代标签。不管在日剧结构、Ptt如slogan般的短短推文、BB call的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甚至Win 95 ppt的扼要语言搭配图档的呈现方式,都在在反映此一现象,Facebook及Line中的发文形式及思考逻辑也受此影响。

「效率」成为政治正确的标准答案,「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因为你沉不下来。」王嘉明感慨地说,大众驯服于快步调的社会机制之中,混然未觉质疑的可能。

舞台设计以「摄影棚」为概念,一棚双关,既反讽第四台兴起、SNG车全台跑透透的速食新闻现象,同时又是爱的「疗愈系摄影棚」。两大面的Key板置于舞台中,王嘉明大笑着说:「你要任何形态的幸福,你要到哪里,我都帮你key过去。」场景可以是《情书》或《爱情白皮书》的图书馆,也可以是办公室、校园甚或冰天雪地。

棚内可能正录着《2100全民开讲》,邀请贞子柯南甚至铁达尼号的Rose担当名嘴,时空角色混杂,一起大乱斗分析世事,如同第一部曲《麦可杰克森》采取的手法。并在情节之中,融入千岛湖、陈进兴等90年代的重要事件。

疏离与共鸣

著名德国剧作家布雷希特曾经说过:「疏离效果的目的就是在于带领观众以一个积极参与和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台上所呈现的事件。」对于王嘉明的剧场而言,「疏离」相当重要,并非纯粹客观的疏离,而是仍在剧场中,希冀观众在对戏有共鸣的前提下去思考与互动,就像何福仁所谈的:「疏离并不是一面倒地排斥共鸣,相反地,它建立在共鸣之上。」

于是演员既须诠释角色,又须担当摄影师轮流拿着摄影机拍摄舞台上的事件,投影于荧幕上,在角色与摄影师间互换,提醒观者这只是戏,记得思考与感受。

透过拍摄/被拍摄的表现,反思90年代部落格兴起,「书写」从过往的内省日记变形为一种向未知大众的表现及娱乐,如同一次次自拍展现自我,部落格上的文字不再真心,而成为行销自我的平台,每一个人都成为表演者与观赏者

20年后,我们透过大量流行符码、社会事件交织而成的《SMAP X SMAP》再度回顾90年代,于思索失去什么的同时,是否还能像《东京爱情故事》完结篇中,莉香在321转身后,勇敢地大力挥手、充满笑容地向完治、向过去说再见?还是要将那些点点滴滴再度拾回生活,切入自己的人生主题曲。

stART#02_台北艺术节La Vie精选4出剧码

西班牙库伦卡剧团《安德鲁与多莉妮》

Date/08.16~08.18

当另一半的记忆开始失去,还爱着他/她的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记忆如流水般逝去?安德鲁透过书写带着妻子多莉妮展开一段回忆之旅。西班牙库伦卡剧团以面具与肢体构筑剧场形式,在无声演出中,三个演员饰演14个角色,短短一小时的演出,被《纽约剧场》线上杂志赞誉:「既悲伤又幽默,令人热泪盈眶。」

日本青年团剧团、大阪大学机器人剧场计划《三姊妹──人形机器人版》

Date/08.23~08.25

21世纪,科技持续演变进化,机器人管家已非新鲜事,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先进科技吗?改编自俄国剧场大师契诃夫的经典剧本《三姊妹》,日本青年剧团导演平田织佐与被CNN誉为「8位最能影响人类生命的天才之一」的石黑浩教授合作,将几乎如同真人的「人形机器人」、非人外观却能完成指令的智慧型机器、与真人一同演出,省思人类的存在是否能被科技取代。

中国薪传实验剧团《雷雨2.0》

Date/08.09~08.11

剧场的表演形式还能如何突破?多媒材的运用已不稀奇,直接将现场舞台剧的表演立即剪辑电影,是中国导演王翀的最新实验。他在舞台架上4台摄影机,在剧场中即时拍摄、现场剪辑、同步放映,舞台、电影既是戏,现场剪辑却又是现实,究竟是戏还是人生?被《新京报》誉为中国三十年来小剧场最佳十大戏剧

开始登机创作体、广艺爱乐管弦乐团华格纳大爆炸》

Date/08.29~08.31

今年是华格纳200岁生日,静静地在家中听歌剧似乎有点虚弱,不如以当代艺术的方式一起庆祝吧!邀请《玩偶之家》女主角、欧洲剧场天后安娜.蒂斯摩、德国西门子音乐奖的作曲家莫里兹.嘉格恩、广艺爱乐管弦乐团及作家陈玉慧一同合作,结合戏剧、电音、歌剧、雕塑、编织、影像、文字,用盛夏的电音party遥祭华格纳。

王嘉明

国立台湾大学地理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艺术研究所导演组毕业。现为「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团长。持续参与剧场创作与实验十余年,其所编导的《Zodiac》入围第一届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表演艺术,2007年作品《残,。》获第六届台新艺术奖评审团特别奖,2008年更以《请听我说─豪华加长版》及《给普拉斯》双双入围第七届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2010年则以《肤色的时光》获得台新艺术奖年度表演艺术奖。

【完整内容请见2013年0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