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犁头店街 一定要吃麻芛

访谈主持人:张瑞昌 中时执行副总编辑 (王锦河摄)

当来自纽西兰的两兄弟荣与马克,不断在访谈中描述在南屯艺术地景时,主持人张瑞昌也回忆起儿时的故乡,「当时放眼望去全部是一片稻田。」

提起南屯令人惊艳之处,荣与马克想起金碧辉煌的KTV建筑,像是金钱豹三温暖等。张瑞昌则说,南屯文心路曾经有一个全世界最特别的星巴克咖啡厅,「这是道地台中人设计,由有50年历史家具制造商永进木器厂警卫室变身而来。」

张瑞昌补充道,这栋独特设计的星巴克「充分证明南屯对外事物保持着新鲜观点,才能长出如此独特的地理景观。」

回溯清朝、雍正年间南屯区当时被人称为是「犁头店」,因为早期在拓荒时代,许多务农或是拓荒者习惯聚集于此购买农具,或到打铁店买铸造犁头。1957年,台中农家研发了黄麻新品种「麻芛」,成了「犁头店」的常民饮食

座落在台中南屯的「麻芛文化馆」,便以「麻芛」为「犁头店街地方特色,推广及研究麻芛文化。南屯土生土长文史工作者林惠敏说,「无论是犁头或是麻芛文化,都见证了南屯的开垦文化。」

研究麻芛文化有近10年历史的林惠敏指出,外公曾种植大量黄麻,每到收成季节,外公负责采收,她则和其它小朋友负责将麻芛纤维拉出,再剖茎成为上厕所卫生用品(当时没有卫生纸),外婆则传袭着传统的麻芛汤吃法,将其煮成汤分给大家食用

麻芛文化馆布置了1950、60年代南屯老街三合院场景,重现祖父辈的农业生活形态,也跟在地国中、国小合作,让学生常态教学方式,来到馆内认识麻芛文化。「将麻芛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是我们这辈的职责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