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职业化系列 (八) 从CBA看SBL 台篮需大突破

台湾篮坛黄金世代近年来多数都以旅外优先考量。(图/资料照)

记者杜奕君/综合报导

过往中华职篮CBA曾经成为日、韩篮球借镜,但仅仅数年便呈现「泡沫化」台湾篮球若再次迈向职业化球员薪资势必将呈现大跃进球团每年各项开支势必也将加倍,更重点之处在于,必须成立独立自主的职篮公司,统筹一切赛务与职篮相关行销场务、软硬体设备,这些都将是一大考验

中华职篮CBA鼎盛时期,本土顶尖球星月薪20至30万者大有人在,但薪资暴冲结果,CBA市场机制决定一切,最终只能黯然倒台。

SBL目前本土球员「官方」薪资上限12万,但实际各队主力球星身价大多不止于此,球团老板在付出高薪情况下,并未获得实质回收,这样的畸形生态,绝对大大影响各队职业化意愿

田垒近年也投身CBA。(图/资料照)

过往CBA时代,各队在后援会组织上也大多有下足功夫球迷具有向心及凝聚力情况下,自然对于球队有一定认同,甚至周边商品也成为球迷争相收藏的珍贵之物。而现在的SBL生态下,球迷进场不踊跃,不然就是美其名动员」进场,各球团在后援会组织上使不出力,要想让球迷自动入场,自然是难上加难。

在目前社群平台广泛,网路传播无远弗届的时代下,球队的整体形象塑造应该有更多元化作法,如何找到球迷的归属及认同感,进而关心甚至入场观战,这点球团绝对责无旁贷。

▲如何再度串起SBL热潮主事者需要更多努力。(图/资料照)

►接收更多精彩赛事,欢迎加入《ETtoday运动云》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