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健保保障點值誰受惠? 5大QA一次解惑

健保法第62条今协商,医界团体争相拜访各委员办公室希望获得支持,卫福部却担忧草案通过会冲击现有健保体制,更加深民众负担。 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健保法第62条今协商,医界团体争相拜访各委员办公室希望获得支持,卫福部却忧心忡忡,担忧草案通过会冲击现有健保体制,更加深民众负担,究竟该草案如何冲击民众的荷包?又如何影响医界的收入?

Q1:健保法第62条修正案代表意涵为何?

A:国民党党团版及立法委员王育敏、苏清泉等人提出健保法修正第62条修正案,草案指出,保险人依医疗给付费用总额及审查后之医疗服务总点数,核算每点费用, 增订每点点值不得低于0.95元或1元。

卫福部疾呼,健保法修法通过形同取消总额制度,医疗支出无法控制,且一旦医疗费用急速增加,将加重民众负担,立即面临健保费率调涨压力。

Q2:总额制度如何牵动健保财务?

A:总额制度为透过预先规划一整年的医疗服务量,来预估年度总预算,好处是对于健保财务支出可以有效控管,也可以避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资源过度集中会让点值遭到稀释。但对医疗院所的收入难以掌握,无法保证1点是否为1元,也让医疗工作者的收入等受到点值冲击。

一旦民众医疗使用量大、需求比原先预期多时,每一个健保点值换算下来的价钱就会变少,反之,民众医疗需求低,预期需求大于实际使用量时,点值就会提升,例如在疫情期间,民众减少就医频率,西医基层的点值多有达到1点1.1元。

去年第四季健保为分别为医院为0.95元、西医基层为0.9元、牙医0.99元、中医0.86元。以西医基层点值为例,每点0.9元,医界常见说法是薪水像是被打折9折。因此医界对于点值长期偏低,积怨已久,希望透过点值保障入法,维护自身权益,也稳定医疗品质。

Q3:为何当初要推动总额,而非采论量计酬?

A:原先健保制度偏重门诊,在急重症上关注较少,并且是采举论量计酬,导致总额制度实施前,医院、门诊冲量竞争,导致医疗体系扭曲,威胁重症病人品质。因此透过预知年度总预算的前提下,分配预算,并在急、重症医疗上增加比例,也让加强分级医疗。总额制度从1998年一开始先从牙医开始办理,后来扩展到中医、西医基层,最后才是医院。

Q4:每年总额怎么决定?

A:健保总额用年度区分,前一年讨论下一年的总额,年中会先决定健保总额成长率区间,如去年国发会通过2024年健保总额成长率为2.621%至4.7%,总额金额为8581亿元至8755亿元,后续再交由健保会讨论。

健保会讨论后提出付费者代表方案、医界代表方案后,再交由卫福部核定。同样以去年为例,健保会提出付费者代表方案8667亿元、成长率3.645%,以及医界代表方案约8753亿元、成长率4.672%;最后卫福部核定今年8755亿元,成长率4.7%。

Q5:打破总额制度就要涨保费?

A:据健保法规定,安全准备总额,以相当于最近精算一个月至三个月之保险给付支出为原则。另外,当安全准备低于一个月的保险给付总额时,由保险人拟订调整保险给付范围方案。

现在健保的安全准备总额仍有2个月、约2000亿元的安全准备总额。如果要让点值提升至1元,形同至少需要增加1000亿元的预算投入,相当于吃掉1个月的安全准备总额,也会让安全准备剩余不满1个月;若要让点值提升至0.95元也需要700亿元预算,因此为维持健保点值稳定,形同要调高健保费、民众付出增加,以挹注健保财源。

以2024年健保费率5.17%为例,以现行基本工资2万7470元,也就是最低投保级距试算,每人现在要负担426元;27470 X 5.17% X 3成负担比率。若是要调升,健保费率将超过5.17%,然而,健保法规范保险费率上限6%,也就是基本工资者调高后最多会负担不超过49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