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切除大肠息肉有效降低术后出血 台大医院研究获登美期刊

(示意图/ Shutterstock )

传统大肠镜切除息肉手术,常见术后出血情况。为降低出血并发症,台大医院共6所国内医疗院所共组团队,首次以术后出血作为主要疗效指标(primary endpoint),证实以「冷切除」的手术方式,采取不通电的方式,切除1公分以下大肠息肉,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手术与研究成果获刊美国内科医学会官方期刊《内科学年刊》,受国际高度瞩目。

大肠镜是目前全世界被施行数量最多的内视镜检查,以美国为例,每年有超过1600万支大肠镜被施行,台湾则有40万支之多。随着大规模大肠癌筛检普及,这项临床需求仍持续增加。

本次医疗研究团队以台大医院为首,与辅大医院、三军总医院、台大新竹分院、嘉义基督教医院及义大医院组成团队,透过国科会推动的「台湾特定疾病临床试验合作联盟计划」,进行临床研究试验。

在传统治疗手法上,常见的大肠镜切除息肉,均以金属线圈套住病灶后通电切除,通电除了比较容易切割组织之外,也因为同时烧灼血管,因此被认为可以减少术后出血并发症,但病患还是时常发生出血症状,甚至有病患因而必须输血,以内视镜、血管摄影栓塞甚至外科手术来止血,临床医学界因此一直苦思如何减少出血相关并发症。

为精进大肠镜切除息肉的手术方式,6间医疗院所在2018年至2020年间,共纳入4270名在接受大肠镜时发现4至10厘米息肉的受试者,当中2137名分至「冷切组」,2133名分至「热切组」,发现「冷切组」的术后出血情况都明显较低。

担任计划主持人的台大医院内科部教授邱瀚模表示,透过这次的临床研究来看,「冷切组几乎完胜」,这项手术方式未来势必会被纳入国际相关医疗指引,也将改写以大肠镜处置1公分以下息肉的标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