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防控金融风险「三把斧」 刘鹤:做坏事要付出代价
▲理刘鹤出席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提出防控金融风险「三把斧」。(图/翻摄自新华社)
中国大陆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5日提出了「三把斧」思路,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严格监管政策」和「坚决惩治腐败」。
根据《澎湃新闻》报导,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源头就是「高杠杆经营」,像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债务率偏高,或是票据空转、理财空转和同业空转等多层嵌套加杠杆的行为,都需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应对。不过要让监管发挥效果,就必须惩治腐败,因为监管者出了腐败问题,再好的监管政策都难以实现。
刘鹤在全国政协召开的「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表示,「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报导解析,「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可以从安邦集团原董事长吴小晖案例中看到。他透过挪用保费给公司循环注资,做生意丝毫不花一毛钱,以至于今年先后公布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都针对金融企业投资者的资质和讯息披露有更高的要求,明确规定所用资金都必须是自有资金。但对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做生意要有本钱」也意味着杠杆率不要太高,可以从银行贷款但不能过度。
报导指出,「借钱是要还的」就是讲给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听的。预算软约束成了他们的痼疾,「钱借了就没想过要还,甚至还没有能力还」,导致出现「僵尸企业」现象,成为大陆宏观杠杆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报导最后解释「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就是要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负责,盈亏自负,强调「打破刚性兑付不是说说的,资管新规的落地正是其中的重要节点。」但若私下进行不法行为,就必须受到金融监管和惩治腐败,因为「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