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演说家--大陆学子偏好引用李敖与龙应台著作

林士清

大陆学生口语表达上的自信与犀利,是台湾学生对大陆交换生的普遍印象课堂上,老师偏好点名陆生上台发言,鼓励其积极地表达意见,因为陆生先礼后兵的发言特色,才会引起台生的关注与回应,尤其双方在「争议性」问题上的各抒己见,台生的发言就一改过往的喃喃自语。

普遍而言,大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为出色,台湾学生的沟通能力略胜一筹。前些日子,笔者台大校园吃饭时,目睹隔壁桌的台生与陆生,针对杨淑君在广州亚运失格一事,起初是一番对事件本身的「讨论」,慢慢演变成为言语攻防的「辩论」。

演讲宛如演奏交响乐

那位陆生的口才便给、铿锵有力,论证式说明和事实举证辩驳,让几位台生纯粹以情绪抒发的聊天,为之变色,但依旧仔细聆听那位陆生的言谈。这倒是让笔者回忆起,连续参加两届「海峡两岸演讲比赛」的经验,由于这是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所主办的活动,历届演讲主题皆以环绕「阅读」为主题,每位参赛选手前6分钟的主 题演讲,与后3分钟的评审提问。

台湾选手炒热气氛

聆听大陆选手的前6分钟演讲,宛如一场交响乐的演奏,使用语句华丽内容结构严谨、声韵富有感情姿态井然有序,看得出来经过一番的演练训练,但后3分钟的评审提问与即时回答,大陆选手后半场的表现,反而没有台湾选手来得出色。

演讲内容和即时回答这两项,往往是决定演讲胜负的关键,评审的提问最重要的是观察选手,前半场的演讲和后半场的回应,是否存有一致性的关连?台湾选手能够在 评审提问扳回一城,而有「倒吃甘蔗」的趋势,但仍无法挽救前6分钟的劣势,恰好说明演讲准备不如大陆选手充分;但大陆选手就怕评审提问时被瓮中捉鳖,演讲气势变成「先盛后衰」,但评审提问又无法事先套招,见招拆招的功力不如台湾选手。

检视两岸演讲风格的差异性,大陆选手类似字正腔圆的新闻主播或掌握节奏的大会司仪,台湾选手就极像字字珠玑政论名嘴或炒热气氛的舞台主持。追根究底,演讲终究不是辩论比赛,不讲究观点的高下立判;演讲也非剧场表演,目的不是为了华丽效果。

偏爱引用李敖著作

演讲终究强调「内容到位的精确」与「言语声调俐落」,能使阅听者产生受说服性的清晰论述。既然两岸选手历届环绕「阅读」为主题,阅读型态因应时代转变,便成为双方选手演讲时关注的课题,演讲内容便有了「共鸣」。

若仔细比较,两岸青年演说家,演讲内容的同质性上,多半环绕在古文外文的追逐,喜爱列举传统的中华文化和当代欧美名著。但台湾青年演说家的底稿,对中共建政60年以来的种种,却显得由衷地漠视,甚至是相当地陌生;对比大陆青年演说家的撰稿,偏爱引用李敖和龙应台著作,这背后可能透露出不寻常的讯息

●作者林士清,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ETtoday新闻云》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