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美丽与忧愁

林士清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所设定的议程,围绕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亚洲各经济体如何迈向永续发展革新、责任、合作成为寻求亚洲共同发展的象征,达到短期内经济的快速成长已非主要目的。对于北京当局而言,「保八」作为成长动能的指标,虽具高度政治意涵,但不具实质经济意义,若主动放缓经济成长率及积极加速产业转型,针对扩展内需及技术创新做出结构性调整。欧债危机的蔓延及邻国货币宽松政策的发酵,过往依赖低成本、低品质、大市场的传统出口导向模式将无以为继,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已到达极限,将陷入瓶颈

中国制造业得利于对外市场的开放,加上充沛人力资源优势,全球制造业产业逐步向中国转移,今日中国超过200多种以上的工业产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由1995年的 5.1%,上升至2010年则占据15.6%,亮丽的数据表现不仅打败了工业老牌的日本与德国,到了2012年的数据更高达19.8%,一举超越美国19.4%。毫无疑问,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仍然丰厚,”Made-in-China”的辉煌容景,却因面临持续增长的人力成本、原物料价格上涨、东南亚新兴市场更低成本的竞争冲击下,许多企业资金投入金融与房地产来赚取更大利润,「办厂不如买房」成为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但无法专注于技术研发及产业升级的投资,存在很大隐忧。

中国过去以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国际市场对中国廉价成本和低廉价格的青睐,背后是付出巨大社会成本的血汗交织,企图把世界工厂提升为世界市场的期待,乃前因不对后果的虚幻,中国成为世界市场仍尚待努力和验证。当局时常以管制和补贴作为政策工具,但制造业若不思进取,争相实业融资方式,投入高风险的金融与地产,赚取短期的高额利润,周而复始地投入实业扩大融资,但制造业的整体生产价值链,仍在低阶中阶徘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民营企业争相投入虚拟经济,无法专注实体经济的研发技术提升或生产流程创新,加上品牌价值的加乘效果过低,缺乏迈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雄心壮志。

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是大国,却还称不上经济强国,世界前五百大的中国企业,仍无法与通用、西门子丰田世界级企业抗衡,从品牌、技术、管理、盈利等综合指标衡量的差距仍大。未来的十年,即便中国顶着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光环,经济战略价值却会不断萎缩,加上人民币汇率无法操之在己,导致中国企业在出口的利润挤压依旧持续,倚靠出口的制造业厂商的经营风险将显著提升,就整体中国制造业的概况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生产仍以劳力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距离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及创新密集的目标太远,处于国际全球产业垂直分工体系的末端,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仍是话语权不足的绿叶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欧美进经济体早已放弃与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在产能的较劲,转向以尖端技术与品牌定位对产业链上游的控制,来建构自身的竞争优势。美国经济成长的品质纯度较高,科技进步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高达80%,但中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却不及50%,若无法有效借由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来强化制造业的品质及竞争力,利润不断降低的出口产品,将受到严重的限制与压缩,民营制造者将融资投入金融与地产进行资本炒作,亦为无奈之举。从经济战略意义而论,中国希冀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对一个处于经济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并非难事,但是大并非等于强,经济成长的品质更重要于速度,过于重视产能的提高,而忽视核心竞争优势的累积,太过依赖外资技术供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隐忧,毕竟量变不会导致质变。

●作者林士清,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ETtoday新闻云》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