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正/「 企业纾困贷款」多是空包弹?

林忠正经济学博士,曾任立委、金管会委员、民进党副秘书长、中研院研究员、台大教授。

中央疫情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台湾在对抗新冠肺炎不只赢得了民心,也取得国内、外都讃誉有加的成就,接下来的重心就是救经济的工作了。

我们担心的是,汉人传统的官僚体系长于防弊,却拙于兴利。经济如果救不好,整个辛苦抗疫成果必然大打折扣!

纾困放款 口号远多于执行

企业纾困方面,政府一下子就推出了似乎是满汉全席的全方位金融措施

例如,针对产业冲击出现营收缩减、无薪假、及裁员风潮,目前政府已经要求公股银行积极配合政策推动相关纾困措施,锁定中小与微型企业,以低利、拉长天期、线上申办、快速拨款为原则。

针对个人户亦提供信贷、信用卡纾困方案,以帮助受疫情冲击的企业、个人度过难关。

政府也指示公股银行应对交通运输、旅游住宿及餐饮等观光相关产业,配合政策办理相关贷款,并以自有资金推出防疫专案融资,并搭配财团法人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相关专案,个案贷款规模固定50万元或100万元不等,利率也多低于1.9%,协助企业度过难关。

▲ 疫情冲击商圈服务型内需产业发展,立法院3月中旬通过纾困特别条例,经济部企业界不限行业别祭出优惠利息补贴政策。(图/记者姜国辉摄)

企业纾困成败:谁来承担放款风险

政府要求公股银行应暂缓缴纳本金或展延借款期限,但是众多的私立银行并不纳入在执行范围内。这些洋洋洒洒的措施对一般企业而言,大多是看得到,却吃不到的大菜。原因很简单,就是银行怕纾困措施带来的风险,造成银行业绩衰退,谁来负责?所以公股银行也必然在执行上阳奉阴违

反观美国,在企业纾困方面却有极为落实的作法

美国联准会(Fed)提出刺激措施,向中小企业提供2.3兆美元的额外贷款,同时将救济范围扩大至各城市和地方政府。Fed计划扩大企业债券的收购,将规模提高至8500亿美元。也将收购各地方政府的短期票据,提供上看5000亿美元的贷款,其他还包含多项增加流动性的措施。

因此,中大型企业在抗疫期间的资金需求,则可发行债券,由直接Fed承购。

行政院纾困2.0融资贷款7000亿说明记者会。(图/行政院提供)

美式企业纾困 盈亏财政部承受

现在Fed透过4年期限的中小企业直接贷款计划(Main Street Business Lending Program),只要在抗疫期间所有中小企业向银行的新贷款、或额度扩大的增贷,分别要合乎4倍或6倍未调整EBITDA(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的范围内, Fed将透过SPV(特定目的载体公司)的特别机构向银行购买金额达6000亿美元之中小企业贷款,以确保贷款流向中小企业。

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纾困融资作法,是由财政部提供750亿美金的资金,成立一个SPV。这个SPV向银行收购这些中小企业的纾困贷款,再由Fed承认买入这个SPV所处理的95%中小企业4年期纾困贷款。

所以,盈亏是由财政部承受,而非由Fed承担;银行当然乐于办理纾困贷款,因为不但没有风险,而且又可以赚取费用。放款融资救企业不能只出一张嘴而已!一定要有可以落实的执行方法。

▲美国联准会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图/路透社)

政府应设立专责的「新冠肺炎中小企业纾困基金」

台湾政府一向缺乏金融实务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在金融监理上一直非常保守,也缺乏创意。

台湾应该要学美国这种救企业的务实作法,将银行的纾困贷款的风险移转到政府(财政部)身上,而非统由银行承受,公私银行才会愿意真的用力纾困。

也就是说,政府要财政部拨款,成立「新冠肺炎中小企业纾困基金」(相当于美国配套措施中的SPV),向所有公、私立银行购买中小企业EBITDA合格的纾困贷款,再由纾困基金转换成有价证券后,由中央银承购其中90%到95%。

换句话说,纾困基金承受所有坏帐的风险,而不致造成中央银行任何的亏损,也不会危及台币债信

若政府投入500亿的抗疫基金,以最小10倍的乘数计算,就变出5000亿额度给中小企业做抗疫的融资贷款;如果投资入1000亿的本钱,就会产生1兆的贷款额度,这样的放款效果才会给力!

未来台湾经济状况,很可能随着台湾和欧美疫情的改善而不再恶化多少,因此这个纾困基金运作下来,应该不会亏损太多,甚至还可能小有盈余。

至于大型企业已有上市、柜的增资管道,当然中央银行也可承诺直接买入这些企业公开发行的三、五年期的抗疫公司债,增加这些公司债券的流通性

▲ 疫情重创小摊贩、小农、小渔业,公股银行推出雨天送伞纾困计划。(图/记者周宸亘摄)

企业纾困放款 不能只是喷口水

美国财政部和Fed合作的纾困融资计划,名字就叫做The Main Street Lending Program(大街放款计划)。纾困融资计划取这个名字,目的是希望这个纾困融的做法能够接地气,不只各地的银行都可以办理,而且可以确保贷款能有效流入中小企业。

如果我们的政府只是空喷口水,想用道德诉求或行政干预,要求官股银积极的推动纾困贷款,就像椽木求鱼,难有成果。

因为,官股银行的经营也是要追求最大利润,不仅要接受民股的监督,更有市场竞争的压力,而且还要合乎监理机关对于风险控管的要求。

目前政府这种只出张嘴巴的企业纾困政策,除非欧美疫情不再恶化,经济上的复元和复工顺利,否则不久就会在企业界出现一片干谯声

热门点阅》

►  纾困之乱》苏贞昌与陈时中,先乔一下默契为自己纾困?

►  纾困之乱》汪葛雷/需要的人被割舍在照顾伞之外

►  纾困之乱》吴昆玉/台湾政治管理恐怕输对岸不只十年

►  小心口罩诈骗钓鱼简讯!台湾诈骗集团的进化史

►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 本文获作者授权,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