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兰亭序〉 终在台付梓
柳公权不摹不仿的〈兰亭序〉帖,近日在台出版。(台湾商务提供)
在傅淞岩笔下,雍正的「朕知道了」往往承担着思想先进却被误解的心酸。(八旗文化提供)
王羲之的〈兰亭序〉原迹虽已失传,不过无数的临摹本与石刻拓本,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台北故宫所藏〈定武兰亭〉拓本近日正在日本展出,而书法大家柳公权所书〈兰亭序〉,则是由藏家从日本取得,这件两岸故宫都未收藏的孤本,近日在台付梓。
晋穆帝永和9年,王羲之和友人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修褉雅集,曲水流觞,王羲之并为此写下著名的诗序,原迹虽已失传,但仍传下临摹、石刻等8个版本,俗称「兰亭八柱」,包括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名人均曾摹刻,其中〈定武兰亭〉拓本即是其一,由于刻石在定武(今河北真定县)发现,因此以定武为名。
一般认为这是依据唐代重要书家欧阳询摹本刻碑,是兰亭诸刻中最好的一本刻帖,但台湾藏家齐涛却说:「还有更好的一本在国外。」
齐涛指出,一般而言从石碑上拓下来的帖,因为年久石残、石面不平,字迹最差。定武本因为是由唐太宗敕命将欧阳询的墨迹摹刻上石,奉于宫中,因此虽历改朝换代而有墨拓未损本,颇有古人笔意。「兰亭八柱」中其他较著名的,如张金界奴本,据考为虞世南临本,是双钩填墨而成;兰亭八柱第二,帖后有米芾的7言诗,虽推说是褚遂良摹王羲之版,字体却没有褚遂良风格,真伪不明,批判者大有人在。
而柳公权所写〈兰亭序〉,齐涛购得于日本的古书店,从木板封面看来还有某博物馆编号,可证明是战乱的非常时期流出,封底则标明是明治7年官许摹刻。因日本在明治初期还沿袭着江户遗风,注重汉学,因此搜集中国古帖不遗余力。
柳公权的书法素为当代所尊,在书法界有欧、柳、颜、赵四大家之说,柳公权的字规整有力,因此入门者也多以柳书为范本。齐涛表示在此之前并不知世上有柳公权的〈兰亭序〉,他发现台北和北京故宫都未见藏,因此指出:「说它是孤本也不为过。」柳公权的版本,一改其他书家作风,不摹、不仿,完全以自己的柳书来表达王羲之兰亭雅聚的精神,今在台付梓,可补书法界之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