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救房市 逾千白名單建案獲貸

大陆为防范烂尾楼,提出「白名单」政策,解决房地产建案资金不足问题。图为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一处建设中的房地产楼盘。(中新社)

为解决房地产建案资金不足问题设立的融资机制,截至3月底大陆已有1247个建案拿到银行贷款人民币1554.1亿元(新台币6838亿元)。不久前,大陆各级政府要求提高建案「白名单」对接效率。

澎湃新闻报导,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目前全中国31个省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建立省级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也建立了此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

设立项目「白名单」有助于保障房地产项目正常开发建设,防范在建项目停工、逾期交付。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有1979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4690.3亿元,1247个项目已获得贷款共发放1554.1亿元。

相较于2月28日的数据,银行授信金额增加了一倍多。当时大陆全国共提出约6000个房地产建议,商业银行审批通过贷款超过2000亿元。

大陆为了解决房地产资金链断链问题,促使建案能够达到「保交楼」的目的,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今年1月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到了2月初,首批地方政府建议取得融资的建案名单公布。

不过,这个俗称房地产白名单的机制,最为业界诟病的是落地慢,进入白名单后仍迟迟无法获得贷款,甚至还可能再被银行剔除。

第一财经报导,3月13日下午,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要求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提高项目「白名单」对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