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远/让孩子赢在起跑点?恐怕是美化了移民美国
刚泡好咖啡。对着电脑,路上无车无人,夜深无声,我想该是和大家清楚说几句话的时候。
小时候,我曾经想移民澳洲。不为什么,因为偶然看到一张海报,上面的图像是雪梨歌剧院,顿时觉得那个场景好美,希望可以移民到这么美丽的国家去。
当然,当时我不知道有所谓白澳政策的遗毒,带来了不少的种族歧视(每个国家多少都会有),也不知道喜欢一个国家的风景,不见得一定要移民到那里,不是说最美的风景是人?
长大后,我慢慢体会到,所谓的移民,其实逼不得已的居多;如果是自愿,往往是多了些想像中的浪漫,或者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每个国家都有她的美丽与哀愁,但是不变的都一样,「钱不是万能,没有钱万万不能」。我们看到的美国梦,大部分都是被好莱坞电影所误导。美国的贫穷线以下人口,大约将近五千万人,这些人之中,许多没有医疗保险。在某些地区,到了夜晚,逛公园是一种恶梦,那里的枪枝管制措施,会让自己也想买两把枪放在身上。
更别说肥咖条款(FATCA),美国政府誓言追讨税金到天涯海角,如果是美国人,将来在台湾有所得,也必须缴纳美国联邦综合所得税。然而,这孩子可能根本没到过美国,英文可能只能说how much, thank you and bye bye,只因为母亲三十年前的冒险犯难决定,他,是美国人,要纳税、服兵役、参加陪审团。
真正的有钱人,本来就不需要冒着怀孕三十二周的风险,以及欺骗移民局的行为,让孩子取得美国国籍。他们可以举重若轻,简单的利用投资移民,取得当美国人的入场券。如果为了省几周的生活费,而必须忍到最后几周才坐着飞机到美国,他们或许是台湾的中产阶级,然而,有钱让孩子去实现美国梦吗?赚台湾的钱在美国花,可不是中产阶级做得到的事情,遑论这孩子在美国,根本没有根。纵然他是美国人,他听不懂川普的笑话,看不懂欧巴马的电视演讲,没有历史背景、没有文化底蕴,在那个异乡,又能完成什么梦?
让孩子赢在起跑点?恐怕是美化了移民美国这件事。当自己不是美国人的时候,孩子在美国的起步其实很辛苦,如果在台湾,都没办法让孩子自主学习、获得在社会生存下去的能力,在美国就可以让孩子从此高人一等?
即使无车无人、夜深无声,喝了这杯咖啡,也早点洗洗睡吧,因为这是恶梦的开端,孩子不会感谢你的。
●作者吕秋远,硕博士毕,原文刊载于脸书粉丝专页,宇达经贸法律事务所执行合伙律师。已获本人授权同意。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