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推生猪期货 做强兆元产业
生猪期货上市可减低「猪周期」波幅。图为河北魏县一家农企的智慧猪舍。(新华社)
千呼万唤,大陆第一个活体期货品种──「生猪期货」终于在2021年1月8日正式上市,大陆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生猪期货上市将进一步填补大陆畜牧期货品种空白,与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养殖的完整产业链条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可以服务的产业规模达数兆元(人民币,下同),有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大陆是全球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及猪肉消费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2019年,大陆生猪出栏超过5.4亿头,猪肉产量超4200万吨。
帮助养殖业管理风险
尽管是猪肉产销大国,但是长期以来,大陆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大陆生猪现货市场情况发生明显变化,生猪价格由每公斤15元跌至2019年3月的10元,随后大幅反弹,到2019年第3度达到近40元的历史高位。生猪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产业企业和居民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而生猪期货的上市,将有效帮助生猪养殖产业管理风险。
早在2001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就启动生猪期货研发工作。近年来,大陆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准不断提升,同时,生猪贸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体为主,现货市场贸易顺畅,市场化程度较高,供求双方不存在垄断,生猪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上述特点均为上市生猪期货奠定基础。
「猪周期」是如何形成的?大有期货投研中心饲料养殖研究员欧航棋表示,「猪周期」其实就是供应和需求在价格的影响下不断平衡的一个过程: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增长,供应量超过消费量,猪价下跌,导致养猪出现亏损,养猪场开始去产能;当过度去产能后,又导致供应紧缺,猪价上涨,进入新一轮的产能扩张期,如此周而复始。
深化服务三农的决心
方星海指出,随着生猪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避险)保值功能的逐步发挥,养殖企业可以利用期货价格安排生产计划,并利用期货市场对冲现货风险,进而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稳价」、「保供」,压减「猪周期」波幅,促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观察生猪期货上市首日三个合约跌幅均超过12%来看,市场投资者对于今年下半年生猪行业利润大幅下滑的预期强烈,产业周期性调整苗头已经显现。《证券时报》分析,此时上市生猪期货,正是资本市场为生猪稳产保供大显身手的良机,充分彰显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预期管理,深化服务「三农」的决心。因为生猪期货上市可以帮助广大养殖企业及时了解未来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养殖风险。目前,涉及生猪养殖的上市公司,已经纷纷公告将参与生猪期货市场套期保值。
猪周期波幅将压减
此外,包括平安产险、人保财险等在内的一大批保险公司也携手期货公司,探索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透过这一方式,参保方仅需付出一定的保险费,便可在当前生猪价格运行的高位,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或养殖利润,规避市场波动风险。
生猪期货作为大陆第一个畜牧期货品种,上市初期仍应「稳」字当头,包括采用限仓500手等一系列维稳措施,严格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业界认为,有理由相信,经过资本市场的深耕细作和精心培育,「猪周期」波幅将得到压减,大陆生猪产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