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者推「两岸」取代「中国」 大陆没占便宜

政治中心台北报导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主张设立「中国事务委员会」,不过针对名称问题大陆学者就提出不同的见解,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先才建议,在民、共缺乏互信基础情况下,应该把「中国」改成「两岸」,不但比较中性,中国大陆不会从中占到任何便宜,也不会吃上民进党的豆腐

◄大陆学者陈先才呼吁以中性的「两岸」取代「中国」,释放民进党善意。(图/翻摄美丽电子报

对于民进党要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大陆方面密切关注。陈先才在美丽岛电子报发表题为「民共交流,善意优先」的文章,强调善意的重要。陈先才指出,民、共互信缺乏,「中国事务委员会」这样的名称对大陆而言,释放的善意显然不足。因为「中国」这样的字眼代表「民进党本身仍然用意识形态,特别是刻意用切割两岸的语言,彰显两岸对立的心态在作怪」。陈先才指出,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相当清楚,在民进党没有放弃台独党纲的情况下,大陆肯定不会推动与民进党的党际交流。

而陈先才也举出谢长廷访中为例,强调身分正当性以及信任感,当时谢长廷是以维新基金会董事长的身分前去,大大淡化敏感度,如果在与大陆交流时,是以「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的身分,那么互信基础将面临一定的难度。

熟知民进党文化的陈先才提出解套方式,建议「两岸事务委员会」这样的名称会比较中性,既没有损及民进党所强调的核心价值,也没有矮化民进党政治立场的困扰。中国大陆也没有从中占取任何便宜,更没有吃上民进党的豆腐。一个中性的名词,可以给双方各自弹性空间,更可以展现民进党的善意,「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