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痛 易忧郁 大脑特定神经造成

阳明交大与台北荣总团队进行「慢性疼痛」研究,成果登上国际科学期刊《eLife》,陈世彬医师(左起)、林昱伶博士候选人、连正章教授、王署君医师等人合影。(团队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阳明交大生命科学院院长连正章与台北荣总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王署君的团队研究发现,小鼠大脑中特定神经细胞的活性,会影响慢性疼痛引起的焦虑或忧郁。这研究结果刊登在昨天出版的国际科学期刊《eLife》,有助于提供针对人类疼痛反应的可能治疗方向。

台湾科技媒体中心为这项研究成果举行发表会,连正章指出,全球有约30%的人受慢性疼痛影响,他们大脑的感觉系统会从身体接收不断输入的疼痛讯号,长期以来造成睡眠品质不佳、忧郁、焦虑及社交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

连正章团队发现,与临床慢性疼痛患者行为相似的慢性肌痛症小鼠,除了对痛觉较敏感,且有高度焦虑、沮丧和社交障碍行为。这些小鼠「杏仁核」中央区接收到较高的活化讯息,使特定神经细胞「体抑素细胞」的活性上升,因此驱使慢性的疼痛与负面情绪。

连正章说,他们发现使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肌痛症的药物普瑞巴林或利用化学遗传学方法抑制这群特定细胞的活化,可缓解小鼠的疼痛以及负面情绪相关行为。

这项研究第一作者、阳明交大博士候选人林昱伶表示,在慢性疼痛发展的早期,即给予药物或抑制杏仁核中央区特定神经细胞的活性,都可以有效阻断慢性疼痛及负面情绪的发展,此研究厘清了慢性疼痛与负面情绪互相重叠的神经回路。

王署君指出,慢性肌肉性疼痛代表性疾病如纤维肌痛症,很多病人除了疼痛外,也饱受焦虑与忧郁的苦。团队的研究结果发现大脑的杏仁核的特定神经回路可以同时解释症状与治疗,医界未来在治疗相关疾病有全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