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大学却获得「硕士学历」!「电梯开错门」让他意外踏进人生交叉点

▲因为电梯开错门,让他意外跳过大学,获得硕士学历⋯。(示意图免费图库pxhere)

文/张力中摘自/《张力中的孤独力》

有些人生转折,始于一场意想不到的意外——写在进入职场之前:我没读过大学,却有硕士学历,因为电梯开错了门。

说到孤独,令你联想到什么:负面消极,还是一出悲剧?事实上,孤独只是一种情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孤独不因你而孤独,那是你认为孤独令你感到孤独。更甚,孤独并不只为你所理解的那一种诠释方法,多数人都没能觉察,仅当它是一种自溺的意境,或耽美的呓语。

职场,是具备某种定向功能的概念场域,狭义来说,它就是一个办公场所,里面的组成,是人。身在其中的人,受到这个场域的规范而遵循。简言之:职场,是有意识性的大型集体活动,制约你从众,你付出心力,它付出报酬的捐输关系,这是大多数人的刻板认知。长年迄今,且你浑然不自觉地依循。但今天,当你读到这段话时,它是一把钥匙,现在,就解开你刻板印象的枷锁,职场从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诚如本章标题所言,我认为,职场是一个超大型实验场,充满太多新意与可能,我希望你此刻开始,甩开从众队伍心态,用全新视角审视职场,带着孤独奋起。对我而言,职场里的孤独,是种修炼与内省。孤独是一具精神性网筛,那从外界四面八方而来的讯息,经过孤独的筛漏,沉淀下来的,都成为澄澈的洞悉。孤独帮助你为思想建立新秩序与判读机制,透析职场的各种现状、危机与荒谬。终究,你异于常人,思想,也役于常人之上。所以,我们先意识到职场中怀着孤独的必要,修炼,然后,产生了孤独力。

多数人身处于传统定义的职场里,为想保有一份工作,风险趋避、享受安逸、荣辱不顾、惧于改变,更害怕改变后未知的风险;于是,把宝贵的职涯决定权,双手交奉职场,唯唯诺诺,由它主宰。有天,当不再受到眷顾时,最终只得沦落至惨笑,这故事多有所见,其实,我们何须如此?

正式进入本书主题前,我有个故事想告诉你。有些人生转折,总始于一场孤独的念想,终于放手一搏的自我击破。必须由你亲手解决上一秒的自己,你才有下一秒新生的开始。

▲电梯开错门,却因此踏进人生转折。(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电梯开错门,我一脚踏进人生交叉点

场景出现在台中旧城区的干城车站,站前气氛浮躁弥漫。周边客运站骑楼内,挤满准备离开或是刚抵达的川流人潮。一如往常的周末,我在附近小吃摊随便打发午餐后,随着补习班人群,蹒跚鱼贯地往补习班走去,在车站附近的深巷内。

那年我刚退伍,只有二专学历,拿着当兵两年存下的薪饷,报名了插班大学转学考试,开始为期一年的重考生活。被安放到这种体制常模,就像是倒进鸡蛋糕模子里的面粉糊,想像着加热一会儿,「喀」的一声,倒出来的鸡蛋糕,三个二十元,热呼呼的,各个长得一模一样。

「啊,这是什么人生。」午餐过后,双手插袋独自步行的我,常如此自问。补习生活里,我没有与任何人交好,学伴、友情什么的我都觉得麻烦,索性省略这些关系,决计独来独往。而某个寻常下午,来了一个不寻常转机。当时补习班楼层安排是这样的:一楼是报名柜台,二楼是研究所教室,三楼是插班大学教室。「叮」一声步出电梯后,我走了几步,查觉到异状,发现四周场景不太一样,看到指标,这里是研究所的楼层,原来我走错了。正想扭头转身上楼时,发现张贴各种文件布告栏纸头黄的红的绿的,我好奇走近。

一份文件吸引了我的目光,上头载明「退伍后只要有一年工作经验,专科毕业生可用同等学历报考研究所」。读到这里,我全身一阵寒颤,不确定这种感觉,是一种人生即将产生重大变化的预感,还只是单纯尿急。我冷静走向行政柜台,买下这份简章。柜台工读生没见过我,直追问我是哪个班级的,我没理会她。直到晚间下课,回家后我将自己关进房间,认真地将简章逐句读完。

搜集情报,得出几项要点:商学研究所考试科目,与插大转学考雷同,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差异只在难度而已,多数是考古题。除统计学外,大多是自由发挥的申论题。加上时间差,如果研究所成绩不理想,还有转学考这条后路。得出这些结论后,不知为何,我燃起希望与莫名斗志,也不知哪来的自信。

于是,我安静地完成了五间研究所报考,没与任何人讨论。在当时,知情的人一定会想办法劝退我,叫我安分地把插班大学考好就好,不要浪费报名费、不要东想西想,你是考不上的。但是,如果眼前有那么一点机会,为何不尝试?一想到当我萌生这念头后,在毫无作为之下,又要残酷地打消它,回到那个转学考的庞大队伍,实在太痛苦了,所以我决定冒险放手一搏。

着魔似地奋起,每日大量做考古题。然而,事情没这么简单,大学都没读过的我,怎能够克服研究所考题?这些题目对我而言,相对高深与艰涩。就在大量填鸭考古数月之后,隔年,考试如期登场。结果很欣慰地,那年所有出题教授,也都奋起了︱考古题几乎一题也没出!各间都是全新考题,唯一不变的,是依旧的艰涩难解。我硬着头皮,南北奔波,将所有考试考完。

研究所考试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笔试,笔试成绩通过后,才是第二阶段口试。综合两项成绩之后,才公告正取或是备取。很遗憾,随着时间推进,每间放榜的笔试都没通过,成绩差强人意,心里各种煎熬。直到一星期后,最后一间私立大学研究所捎来通知:我笔试通过,可顺利进到第二阶段口试。

我松了口气,转学考参考书也都甩到一边了,满心等待口试那天到来。每天轻快地敷脸、练习口条,大量阅读时事,听ICRT以防英文口试。当满怀欣喜地去口试时,迎接我的,竟又是一场打击。

「你只是专科生,怎么会想来考研究所?」

口试教授有三位,分别安排在三间会议室。第一场不过不失,很快结束。第二场,是位女性口试教授,她沉着脸,看了看我的资料,带点轻蔑嘲笑的语气质问我:「你只是一个专科生,大学也没读过,有能力面对研究所课程吗?是不是有些好高骛远?要不先从插班大学读起,对你可能比较好。」她冷峻地质问,让我有点自卑,我感受到挫败,最后,在空气有些尴尬的情况下,她简单打发我离开,结束第二场口试。

接着第三场,口试教授满脸笑意面试我,我逐一回答提问,他频频满意点头,直到口试结束前,他才看到我的学历。与第二场口试时的女教授不同,他眼睛一亮:「你只是专科生?怎么会想来考研究所啊?真少见,好厉害喔!」我被他的开朗情绪触动,尽管心中宽慰,但仍笑不出来。只觉得这段时间以来,孤独而努力的心意,似乎被认可了,当下有点想哭。清晰记得那天,我颤抖地说:「老师,我想让人生有些改变,我很努力,也尽力了。」

当下我真的已耗尽心力,再给不出更多。也做好最坏打算,准备回归插大转学考的队伍,只是仍在做最后消极哀伤的顽强抵抗。教授愣了一下,没说什么,满脸笑意地低下头,打完分数,就请我离开。几周后,我获得备取第二十三的资格,没希望了。我不知道为何要这样折磨自己。

然而,经历一番忐忑的递补等待,奇迹般地,我录取了。

就这样,我成为没读过大学,只有专科学历的跳级硕士新生。放榜后某天下午,我回到补习班,当时与一位经济学老师满谈得来,我想与他简单道别。等在教室门外,听着课堂内里麦克风回声嗡嗡作响,心情有点恍惚。下课时间,我走进阶梯教室后的教师桌,对他说:「老师,我考上研究所了。」一开始老师还搞不太清楚,我将这几个月的经历告诉了他。听完之后,他瞪大眼睛,忽然开怀地笑了出来,并从座位上跳起来,对着在教室里休息的同学们大声拍手:「同学们,这位同学用专科同等学历,跳级考上研究所,非常厉害,你们转学考也要继续加油啊。」

一时之间,在场所有人像是隔着长河,全挤在河的另一岸,不可置信怔怔望向我。而我,已成功涉水过岸,全身湿淋淋,狼狈独自望向他们。原以为自己可能只是插大转学考模子的鸡蛋糕,现在竟变成卖价稍微好些︵但也湿软软︶的章鱼烧了。如果没有数月前那个疯狂决定,我现在仍与他们一样焦急与迷茫。没想到我这样一个无赖,也能有如此奢侈的时刻。

离开补习班,每个教室窗格,透出灯火通明。第一次,我感受到孤独,像是把火炬,沉静又明亮,无声引导我,与人群反方向,脱队孤身前行。

感谢当时忍受孤独、踽踽独行的自己

在那之后的十年,我已是承亿文旅集团品牌长,当年,承亿文旅刚转型全国品牌,准备大举找点扩张。某日周末,我下午接到房仲电话,表示旧干城车站前有栋大楼想出租,询问有无兴趣接手,我与同事应允开车前往。一到现场,没想到竟是当年的那间补习班。我站在废弃残破、停业许久的大楼前,只觉百感交集。离开前,我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同样的周末午后,百无聊赖地,低着头双手插口袋,走回补习班,与我擦肩而过。我低声谢过,那时他忍受孤独,踽踽独行。

孤独不是负面词,也不是选择孤独的人,就比较高尚。孤独是身在常凡世间的一种入世修炼,是一种降噪与内化的过程,孤独,从来都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孤独成一种境界,会感到从容无比,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更了然于心。

两年后,我顺利拿到硕士学位,奔赴职场。那年,我二十六岁。

孤独力初级修炼 第一课●第一步: 停止安全感的过度摄取,开始培养本位感的孤独。孤独,才是恒常的本质与驱力。我知道这不容易,但你必须有一个开始。●第二步: 在什么都还没有的时候,当下能相信的,只有你与你自己而已。●第三步: 坚信万事皆有可能,然后,越孤独,你的其他感官就会越发敏锐。试着感受一下。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出版《张力中的孤独力: 孤独,让学习与思考更有威力》,作者张力中,没读过大学,却有硕士学历;26岁初出社会,担任广告业务抢下全台中所有大户订单;服侍过点子特多的餐饮集团董事长,34岁担任承亿文旅集团品牌长,打造台湾文创旅店品牌,事业攀上颠峰之际,突然又被北京挖角,翻篇勇闯新的境地。

「唯有孤独,才能让学习与思考更有威力。人在体制内,思想在体制外,便能远离刻板、拒绝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