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带着长辈好好地看一次《返校》

林艾德/皮格子乐团主唱、独立建国倡议者

「为什么要把电影拍得这么政治这么恐怖?这跟我们以前的感觉根本不一样。」

每当有白色恐怖的电影或剧集上映时,总会听到长辈们提出这样的质疑,因为他们回忆中的戒严时期是美好的,政治没那么乱,治安没那么差,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所以描述过去农村质朴的电影要多滥情都可以,但描属白色恐怖的电影他们就无法接受,因为这与他们过去实际生活的「感觉不一样」。

这正是为何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带着长辈好好地看一次返校 Detention 电影版,因为威权政府剥夺了他们的思想及自由,令他们无法接受其政府以外的思考模式,更残忍的,是因此也剥夺了他们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

而这几乎是民主社会最重要的能力。

我们可以在政治倾向上不同,但要学会彼此尊重;我们可以在价值判断上不同,但要学着理解不同的想法,否则民主根本难以为继。唯有让他们明白,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年代,每个人也会有不同感受,那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告诉他:以前政治不乱,是因为独裁政权不容许其他意见,实际上过去的贪腐远比现今严重;以前政安不差,是因为媒体封锁消息及传播管道不多,其实数据摊开,过去犯罪率远比现在更高;以前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那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人怀疑过政府的说法,若是朋友中有人想法与政府不同,那很快地他们就会开始互相猜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会荡然无存。

为什么要读禁书?为什么要吸取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都是透过了解思想的多样性,进而得到理解他人的能力。上一代的长辈们,在人生成长最重要的阶段被囚禁了几乎所有思考的可能,也导致他们变得轻信及难以沟通,但这都不是我们可以放弃沟通的理由

「总得有人活下去,记得这一切有多得来不易。」

可是,活下来的人太少、真的太少太少了,少到他们无法在正史上留下印记,少到群众开始怀疑他们痛苦的真实性,但,只要能体会他们感受的人越多,那记得这一切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也许有一天,固执的长辈们也会回头反思那曾经以为美好的过去,他们也会发现,其实他们从来不曾忘记那种被支配的恐惧,只是在自由之后,害怕再次想起来。

上周在韩国,常被当地人问说有没有喜欢的韩星,我都回答没有,但我很喜欢你们的电影,像《计程车司机》、《1987》跟《华丽的假期》,因为我们拍不出来。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如果这星期再去,我就能跟他们说,台湾也拍得出《返校》,而且,绝不比你们的民主三部曲差。

热门文章

►《返校》我们都再也不要忘记►《极限逃生》为韩国青年世代的焦虑找到出口►《返校》美化了白色恐怖?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脸书,请勿直接转载。以上言论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