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作家高琹雯 LIZ/舌尖上的末代貴族中國美食家江太史(上)

2018年,我有幸至香港富商余锦基的私人会所「软库饭堂」吃过一餐,尝到了太史五蛇羹、七彩炒肚尖、香煎琵琶官燕盏等血统高贵的「太史菜」。

软库饭堂的太史五蛇羹。图/LIZ提供

太史,中国历朝的翰林学士,自古不能胜数,但若提及太史菜,则仅此一人:江太史。本名江孔殷(1864年—1952年),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进士,亦是著名食家,对于饮食要求之刁钻、手笔之阔绰,令他享有「百粤美食第一人」的名声。

贵公子爱吃有什么稀奇?稀奇就在于,江太史爱吃成了传奇,原不再现的觥筹交错,成为传颂的历史。太史菜,是有血缘脉络的:软库饭堂的大厨周渭德,是江太史最后一位家厨李才的徒弟,李才曾执掌恒生银行宴会厅「博爱堂」,培养出李成、李昱霖、黎有甜三位徒弟,黎有甜在上环开设「桃花源小厨」(已歇业)曾获米其林二星,李昱霖与弟子仇健恩执掌中环「国金轩」,都把太史菜的香火延续至现代餐饮场景。

再谈传承,江太史的孙女江献珠,也是粤菜名家,幼时在江家开过眼界,40岁后入厨,凭记忆与苦工重现太史菜,亦钻研其他菜式与点心,2014年逝世前,都不断教菜著述,贡献卓越。江献珠教过许多学生,首位入门弟子,则是人称「大师姐」的麦丽敏,在香港食界地位崇高。

人称「大师姐」的麦丽敏。本报资料照片

现世有人,香火未灭,谈太史菜,必须从当代谈回古早。也正因为,当代人有幸尝得美味,即便不可知还原程度有多高,其精细做工与珍稀供应,更让人向往江太史的饮食境界。

口口声声太史菜,其实,太史是不做菜的。

江太史出身广东南海,父亲江清泉是人称「江百万」的大茶叶商,家境富裕。作为逊清翰林,江太史曾是广州重要政治人物,辛亥革命后,因「不事二朝」,改为经商,担任英美烟草公司总代理,收入丰厚。其广州大宅被称为「太史第」,饮宴不断,达官显要川流不息,他操练家厨做出的菜式,造就了风靡多时的太史菜。

对于吃的追求,甚至溯源至种植。江太史在广东番禺县的萝冈洞开设「江兰斋」农场,出产梅子、李子、橄榄、荔枝、芒果、柳橙等等果物,也作为江家的度假乐园。江献珠在《兰斋旧事与南海十三郎》一书中回忆:「江家人夏天结队去农场吃雾水荔枝,新年后月夜连袂尝梅,我们今日依然津津乐道。」

《兰斋旧事与南海十三郎》初版在1998年问世,江献珠书写二部分,「南海十三郎」就是江太史之子、粤剧编曲名家江誉镠,亦为江献珠钟爱的十三叔;「兰斋旧事」则记述太史第旧时生活与饮食景况,是现时有关太史菜的重要文献。

1920年代是江家最好的时光,太史新菜是抢手流行,酒家纷纷模仿;后来,江家下一代不擅经营,丢失英美烟草公司的代理权,经营兰斋农场又耗费巨资,家道中落,至中日战争时,举家避难香港,已无闲钱饮宴。战后返回广州,1951年江太史在广州六榕寺失足跌倒,右腿断骨不愈,跛了一脚,同年广东土改,南海农民追讨「土豪」,强行用竹箩把他擡回乡里,进行批斗,他不堪受辱,一度绝食,最后在1952年逝世。

一代美食家因绝食而亡,天大卑屈。

(下回续说太史菜)

※ 提醒您:抽烟,有碍健康;禁止酒驾 饮酒过量有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