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谩骂、扭曲又栽赃?尹启铭发文杠《自由》
即将出任经建会主委的尹启铭,目前虽然已经卸下政务委员的职务,但仍积极为马政府的政策与政绩做辩护,甚至公开发表文章与《自由时报》互杠,呼吁媒体应保持中立、客观、精准,而不是立于意识形态上,谩骂、扭曲、栽赃还有随意戴帽子。尹启铭更认为媒体断章取义的报导,很对不起花钱买报纸的读者们。
尹启铭于4日下午在部落格上发表一篇名为「自由时报如果能这样而不是那样 该多好!」的文章,文章中尹启铭对《自由时报》提出两大建议,第一是「引用外电或外来资料不宜断章取义」、第二是「报导应力求客观、一致性」并列出相关案例佐证其论点。
尹启铭以《自由时报》在1月25日刊出的「经济学人:民忧亲中 马得票率下滑」为例指出,该报导虽引述《经济学人》的专文,但刊登出来的内容却与原文有所差异,质疑《自由》断章取义,既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原作者。
尹启铭认为,《自由》在报导中指称,「马英九在此次大选的得票率较四年前下滑许多,说明台湾民众对马政府快速与中国友好感到担心」的论述与原文有所落差,因为原文中所提及的「马总统连任,说明台湾民众和中国大陆以及美国官员同样担心蔡英文主席会走回陈水扁前总统老是去刺激、激怒中国大陆的道路」在《自由》的报导中并未被提及,是断章取义的作法。
尹启铭更举2月2日《自由》的社论与报导为例,两篇文章虽然都有提到ECFA,但前者认为「签署ECFA,不正是埋下将来被孔庆东们羞辱的因素吗」,后者则报导「ECFA发酵 裕日车股价创历史新高」尹启铭认为《自由》之所以会在同日内出现一负一正的撰文角度,完全都是因为意识形态作祟,恰好显示出该报社论凭据并未依照事实。
最后尹启铭认为,虽然《自由》社论直至今日仍在谩骂马政府以及他本人,但对于那些言论其实不值回应,只希望新的一年,《自由》能够一改过去,革新扮演值得社会尊敬的媒体。
延伸阅读》
尹启铭部落格/自由时报如果能这样而不是那样 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