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启铭/四道关卡考验蔡英文
文/尹启铭
蔡英文日前接受媒体专访,谈论未来4年新政,首要提振经济,其内容有:和主要贸易伙伴展开经济对话、处理两岸经济关系和加快审议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推动传产和未来产业结合以升级转型、用5大创新研发计划点燃火苗、用公共投资创造内需市场与本土厂商的商机。读完蔡英文的策略,只能长叹一声:台湾将继续苦4年。和贸易伙伴只是对话有什么用?要能洽签FTA才是实际,但自从民进党掀起反两岸服贸运动之后,就卡住我对外洽签FTA的机会,这不就是民进党造成的后果!至于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因民进党刻意延宕,已在立院躺了1年10个月,蔡英文屡次说要将之列为优先法案,也只是仅闻楼梯响。而有关传产升级转型,蔡英文根本没能拿出什么具体构想,其实对提升传产竞争力最立即有效的措施就是FTA减免关税。所谓5大创新研发计划似是蔡英文的得意之作,但其内容根本是千篇一律,若不是马政府正在推动的政策,就是空洞只有口号,例如其中之亚洲矽谷计划,到了新竹,蔡英文就说新竹是台湾矽谷,到了桃园,又说桃园是亚洲矽谷中心,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至于公共投资创造内需,不禁要问:以中央政府目前的财政窘境,能增加多少公共投资?拿不出具体有效的作为外,要提振经济,蔡英文至少必须通过4大关卡,一是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平庸、不确定状态,在全球化体系下,经济情势变化莫测、疲软不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IMF)持续下修对全球经济成长率的预测。在此外需不振、经济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投资者投资、消费者消费的意愿都持保守。全球景气短期看不到曙光,自然对台湾经济构成重大压力。
▲提振经济,蔡英文至少必须通过多重关卡,有如选手般的重重考验。(示意图/记者林宋以情摄)
其次就本身而言,16年来台湾已经是一个老迈、吃老本、产业空洞化的经济体,外在世界已迭经重大变迁,台湾发展经济的模式仍一成不变,自2000年起,台湾从以消费及投资驱动经济成长转变为以外贸带动,消费及投资成长率步步下滑,输出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节节上升,从1999年的46.4%爬升至2007年的69.7%,远高于2014年韩国的50.6%,将台湾置于受全球景气波动高度影响的风险。此外,16年来企业关门家数大幅增加、新设公司家数大幅缩水,新设公司规模也大为萎缩。以营运中工厂家数为例,1999年达82,937家,2007年减到77,578家,至2014年虽恢复到81,098家,仍未达1999年的水准,此种情形亦反应在投资率的表现,1999年投资毛额占国民所得的比率为26.2%,至2014年跌至21.2%。产业空洞化、吃老本之外,产业结构也因欠缺重大新兴产业出现而未曾改变,2007年IC、液晶光电和油品是前三大出口产业,9年来此三大产业仍居出口前三名,集中度更为提升。第三道关卡是投资环境改善。过去近8年,凡是有关提升台湾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民进党基于政治斗争、意识形态,全盘反对,包括以环保为由反国光石化、以图利财团反产业创新条例、以倾中为由反ECFA及服贸协议、以替大陆开后门为由反自由经济示范区,将来蔡英文所能采行的政策空间势必受到制约。此外,从过去的经验证明,在全球价值链中,一旦隔绝两岸经济开放合作,台湾即遭边缘化。在反中主张之下,蔡英文只能强调内需经济,但内需对经济成长的贡献仅达40%,缺少60%的外需,台湾的经济终将欲振乏力。最后,摆在眼前,也是熟悉两岸关系人士最为担心的是蔡英文对九二共识的主张和大陆官方将采取的行动。当前大陆占我出口近30%、台商所接外销订单有近48%交到大陆生产、赴大陆投资公司占上市/柜公司78%、陆客占来台旅客比率达40%以上等,两岸经贸关系密切。最近大陆官方通知各地将从3月起,限缩陆团客来台配额减1/3~1/2,那只是起手式,未来两岸动荡,先不谈提振经济,光是维持现状,就已是蔡英文必须解决的最急切关卡。
●作者尹启铭,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执行长。以上言论为个人意见,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