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守棺人 延续另一种生

贵州桃花村有个下坝苗族棺材洞存放着567具棺材,是目前贵州省存放棺材最多的葬洞。(新华社资料照片)

2018年2月19日,贵州省贵阳市高坡乡杉平村一年一度的跳洞祭祀活动中,参加仪式的苗族妇女在洞外合影。祭祀活动与苗族的洞葬习俗有着密切关联。(中新社

盛装参加「跳洞」祭祀仪式的苗家姑娘。(中新社)

洞葬,曾经是一项流传广泛的苗族风俗。经历千百年的时光洗礼、苗族人口从大山外移,许多传统已渐渐成历史,洞葬即是其中之一,现存的葬洞之一是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齐伯乡桃花村的老熊山、20公尺高的半山腰,住在附近的苗族大叔刘朝先就是这一代守棺人,正式职称是桃花村的文物协管员

平坝守棺人是延续千年的苗族传统,对代代守棺人来说,「守护死,便是延续另一种生。」身为守棺人,刘朝先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守护在半山腰棺材洞中摆放的567具历代族人的棺材。

年代溯至中唐时期

齐伯村的葬洞藏在几十株古树后的围墙内,是个喇叭型的喀斯特岩洞洞长45公尺,宽24公尺,最高处21公尺。由于苗族文化是以古歌谣传承,没有文字记载,也没人知道这个葬洞何时开始启用。目前葬洞里有567具棺材,由内而外摆满葬洞,大多保存完好,被称为贵州少数民族历史、葬俗传统的重要「标本库」。

从1987年起,贵州文物局工作人员考古学家即透过不同的棺材型制变化,以及棺材内陪葬物的风格变迁,推测葬洞与桃花村的历史。平坝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葬洞中有567具棺材,有船形棺、圆木棺、栓棺、方形棺、梯形棺和普棺等6种形制,其中,第516号棺材经碳14测定,是葬洞中最早的棺木,年代距今1110±80年,约为中唐时期。

刘朝先表示,这个棺材洞是桃花村刘家人的祖地,桃花树的刘姓人家都是同祖先,后来才分出桃花、鹅抱蛋、新寨中寨等4个组,所以洞里就按不同的老祖宗分支,安放洞内不同方位

身分象征 拒猝死者

最右边的第四区是村人的:「自留地」,刘朝先说这一区没有太多长幼尊卑的规矩,可以「杂居」。

至于洞里最深处是「禁地」,只用来安放重病去世的族人,而且病得越重的放得越深:「像是得肺结核去世,那就得放到最里边。」这也是苗族人防范传染疫病的一种方法。

洞葬曾是一种身分象征,不是所有人死后能进洞,死在外地的就不能送进去。刘朝先表示,凡是因意外事件猝死或暴毙者「不干净」,也不能送进葬洞。要进葬洞前,也要经过苗族鬼师进行一套仪礼后,才能放进去。

小灵通 苗族洞葬

苗族文化的特有习俗,把逝者装入棺中,放入洞中的葬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的苗人称「把洞杜」,「把」指洞,「洞杜」是苗语死人尸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洞里面的死人尸体」。传说苗族是5000多年前蚩尤领导的「九黎部落后裔,因争夺中原的涿鹿大战败给黄帝部落,从黄河流域逃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新的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其后又败给尧、舜、禹领导的部落,被迫迁徙,部分人在贵州定居。由于大家都梦想重返故土,即使死后也要求子孙扶柩还乡,所以把棺木暂存洞中,久而久之形成「洞葬」习俗。(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