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蔡维泽 冷脸也能受热捧

傻子白痴乐团。(取自微博@我是蔡维泽啦)

蔡维泽被认为是《明日之子》最「格格不入」的冠军。(取自微博@我是蔡维泽啦)

蔡维泽常用一副「厌世」面孔上台表演。(取自微博@我是蔡维泽啦)

大陆选秀节目《明日之子》第2季9月14日播毕,总决赛舞台上,来自台湾参赛者蔡维泽与其所属的「傻子与白痴」乐团伙伴同台,演唱乐团自创的〈美好前程〉夺冠,获得「最强厂牌名号,蔡维泽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脸上满是羞涩的笑容

有张厌世脸的蔡维泽,除了唱歌创作,不擅长任何表达,可说是这个主流音乐原创节目中最「格格不入」的冠军。对于参赛,蔡维泽强调:「赛制有胜负,但音乐没有。」并表示独立乐团的人都不会想要一直待在地下,最厉害的人能够找到与主流音乐的平衡点,就会成主流。

独立乐坛中的酷小孩

有媒体评论称,《明日之子》第1季的冠军毛不易代表可爱的小男生,第2季的蔡维泽则是「怪小孩」的代言人。开播首集参赛选手看到评审都会先自我介绍,报告演唱的曲名,有些还会聊几句,但蔡维泽却顶着一副很「厌世」的面孔上台,先调整麦克风高度以及音场声量,完全无视现场所有人比赛过程中,当选手们都在比拚舞台灯光、效果,试图嗨翻全场时,蔡维泽则默默观察每一件事物的发展:「我不想要渲染情绪,也不想卖弄人设,更不想为节目服务。」让评审青峰也忍不住发问:「你一直都这样酷吗?」但换来的是十秒钟静默,青峰自我解嘲:「他用他的酷回答了我」。网友说,这样的蔡维泽像极了年轻时的青峰,俩人都是从独立乐坛一步步走上主流舞台,坚持创作着与主流格格不入的音乐;青峰也不止一次坦承对蔡维泽是独有的偏爱。

音乐使命感促使参赛

蔡维泽来自新竹国中时进了学校的「热音社」。他自认音乐天赋不高,高一、高二校正音准高三才开始唱歌,唱到声带长茧,差点动手术功课很好的蔡维泽,大学念的是台北大学,和高中好友徐维均,以及郑光良、叶少菲组成「傻子与白痴」;蔡维泽解释团名的由来,表示「傻子」和「白痴」分别指坚持自己和随波逐流的人,这2种心理状态共存在生活周遭。因此,他想写出现代年轻人普遍生活状态:「厌世代」和「佛系」。

收到《明日之子》邀请,蔡维泽犹豫了好久:「除了考虑北京的天气与食物能不能适应外,也想在这个节目中到底有没有胜算」,但他还是接受挑战原因是想看看「傻子与白痴」的歌到底会不会有听众:「之所以来参加网综选秀,当然是为了传播我的音乐,让大家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种音乐,我觉得是一种『不自量力』的使命感。」

迷幻摇滚省思世界

在大陆民众印象中,台湾独立乐队大多走「小清新」路线,但蔡维泽的创作以迷幻摇滚风为主,偏阴冷潮湿,犹如台北的梅雨天气。蔡维泽透过歌曲完成对生活的发问,对世界进行哲思,对成长表示坦然,以忠实记录者的角色进行创作。评审认为蔡维泽的歌词创作忠于自我,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思考,某种程度上是对整个时代青年的侧写。也让观众及评审看到不一样的台湾年轻世代,这或许便是蔡维泽能在大陆选秀节目中拔得头筹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蔡维泽的歌词有些「颓废」,不过这些迷茫、疑惑等情绪都源自于热爱。正如总决赛舞台上,蔡维泽与「傻子与白痴」演唱的〈美好前程〉歌词:「年轻,前程阑珊时仍锋利……曾经百转千折后的犹疑,大风吹吹得我在软烂屏息,却还是从中坐起」,传达出少年从来不会就此消沉,所有波折都是在为向前冲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