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问.诊-冬季皮肤干痒 中医调理帮帮忙
李舒晴档案◆学经历:◎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中医师专技高考及格◎彰化二林监狱驻诊医师◎员林社区大学讲师◎彰化生活美学馆讲师◆现任:◎彰化基督教医院医师◎鹿港基督教医院医师◆专长:◎皮肤疾病(湿疹、荨麻疹、干癣等) ,中医妇科(月经不调、更年症候群、妇女尿失禁等) ,肠胃道疾病(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便秘等),感冒,过敏性疾病,一般内科调理,针灸
秋冬时节,天气变得干冷,有些人开始出现皮肤干裂、脱屑、搔痒的情形。这种痒在晚上总是特别明显,严重时甚至痒到无法入睡。搔抓不仅会让皮肤痒得更厉害,还会造成破皮、发炎。
为什么会「冬季痒」?
冬季痒又称为冬季湿疹或缺脂性皮肤炎。正常情况下,皮肤会分泌皮脂保护皮肤,避免水分散失。秋冬季环境温度和湿度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造成表皮水分流失,皮肤变得脆弱,失去弹性,再加上天冷体表血管收缩,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变差,进而引起皮肤出现干燥、皲裂、脱皮、搔痒以及对外来刺激过度敏感的情形。
冬季痒多发生于四肢部位,主要是小腿胫骨前侧的皮肤,其次是手背及前臂,严重时全身都可能出现干燥、搔痒。症状初期皮肤变得粗糙、失去弹性,出现细小白色脱屑,进而出现伴有脱屑的红疹,搔抓会使红疹范围扩大,引起渗液、发炎,严重会导致皮肤皲裂产生疼痛。
老年人以及素有异位性皮肤炎、干癣等慢性皮肤病的患者,较易发生冬季搔痒;另外因出差或旅游经常往返寒、温带国家的人,以及平日习惯熬夜、经常吃辛辣刺激燥热食物造成阴虚燥热体质的人,也是冬季痒的好发族群。
中医看冬季痒
痒在中医属于风证的表现,中医认为冬季痒的成因有血虚风燥、血热风燥、风寒外袭、风湿相搏等,又以前二者为最常见的证型。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虚者以养血滋阴润燥为法,血热者当清热凉血,再根据临床表现做药物加减,治疗原则就是使气血调和,以改善皮肤干痒状况。
除了内服中药调理之外,「紫云膏」也是改善冬季痒非常好用的中医外用药膏,含有紫草、当归、麻油等成分:紫草能凉血活血、解毒消炎;当归活血养血、止痛;麻油能保湿滋润肌肤、止痒。紫云膏具有润肤止痒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的情形。
冬季痒的自我保健
1.洗澡水温不宜太高,也不宜泡澡、泡温泉,不用清洁力过强的肥皂或沐浴乳,以免洗掉过多保护皮肤的油脂,加速水分散失。
2.洗澡后涂抹成分温和不含香料的润肤乳液或乳霜,平时若觉皮肤干燥时也应随时涂抹,以保持皮肤滋润。
3.建议在使用空调的环境放一杯水,以维持室内的空气湿度,帮助保持皮肤保水度。
4.接触皮肤的衣物以棉质为佳,毛衣、尼龙类衣物尽量穿在外层,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5.多喝温水,补充身体水分。平时饮食调理可多芝麻、猪皮、海蜇皮、珊瑚草、黑白木耳、山药、秋葵等助于滋阴润燥的食物,忌辛辣、烧烤、油炸等燥热食物。
6.不熬夜以免伤阴生虚火,加重皮肤干燥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