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痒到睡不着 中医辨证调理止痒
▲患者因异位性皮肤炎,皮肤增厚变暗、脱皮,干痒难耐,经中医调理后,脱皮、暗沉、红痒减轻,患者不再痒到失眠。(图/记者林悦翻摄)
31岁男性患异位性皮肤炎已10年,皮肤科给予类固醇药物,一开始治疗很有效,但约1个月后效果就变差了,尤其每次沐浴后就痒到受不了,秋冬季节干痒更甚,甚至痒到睡不着,睡眠品质不好影响工作,因此转而求诊中医,经台南市立医院中医部陈奕任医师诊治调理1个月,皮肤发痒的频率减低,患者生活品质提高。
陈奕任医师指出,异位性皮肤炎在台湾盛行率约一至两成,若父母其中一位有异位性皮肤炎,则小孩患有该症的机率为2至3倍、父母都有则上升至3至5倍。患者常见皮肤干燥、红肿、渗液以及角质化现象,而造成恶化因素为过度洗澡及不使用保湿、情绪紧张、暴露于溶剂及洗涤剂、高温与干燥环境。异位性皮肤炎也会增加气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注意力较不集中等机率。西医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抗搔痒、外用类固醇及保湿剂使用、严重的话会考虑免疫抑制剂合并类固醇使用。
陈奕任医师表示,该患者求诊中医时,局部皮肤干涩脱皮、无渗液流出,苔癣样斑块及网状色素沉着,皮肤有增厚变暗等现象。诊脉浮细有热,中医诊治为血虚生风夹瘀,依患者体质调配用药,将四物汤里的熟地改生地,再加玄参、荆芥、防风等中药调养,及擦拭适用异位性皮肤炎的乳液,中医调理约一个月。干痒感减轻,仅在工作压力大熬夜时或是季节交替时,症状才会偶尔复发。
另外,曲池穴可改善皮肤干燥及搔痒脱屑;属于血虚的体质可加三阴交穴及血海穴改善症状;属于湿热重的体质,可加阴陵泉穴及丰隆穴。陈奕任医师提醒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患病期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少食海鱼虾蟹、豆腐乳、酒,以利身体康复。缓解期则以调养身体使不复发为主,配合中医调理与合适的保湿乳液,可以缓解好发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