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一例一休非问题核心 政府态度「就是要过」
▲总统蔡英文裁示实质「周休二日」敲定年底通过修法。(图/总统府提供)
总统蔡英文3日亲自召集府院党高层首长召开「执政决策协调会议」。在「一例一休」争议中,可解读成府院否定此名词,并重新定调为「周休二日」;另7天国定假日被砍也指日可待。据部会高层坦言,各界争论的工时并非问题核心,引起民怨的还是薪资过低。
上个会期在「一例一休」一役中,担任卫福委员会召委的民进党籍立委林淑芬临阵卸甲,导致此案没能闯关成功,只好待新会期重新选召委后处理。据了解,府方态度坚定,行政院与劳动部在休会期间紧锣密鼓针对「细项内容」进行修改。
据透露,所谓「细项内容」,其中就包含近期社会争议、误解做调整,以达到社会能够理解与认同,凸显此修法的真正意涵,至于推动的态度上,可以说是「就是要过」,只剩沟通的过程而已。
因此,本案直接由总统登高一呼,由总统府的高度来说明本案,在说法上,也明显做了调整,除了否定「一例一休」认为该名词造成社会的误解,并且重新定调为实质「周休二日」,借此也能与选前提出政见做呼应。
另外,劳方争取与公务人员齐头的部分,比照公务人员「二例」,蔡英文也重新做出解读,称公务人员实际上是「二休」,原因是周末公务员也可以被要求加班。
在国定7天假的部份,蔡英文也强调,问题不在国定假日应该有几天,而是劳工休假是否足够。因此,提出配套措施,让初入职场年轻人、资浅劳工,可以有更多特休日。
对于府院的说法,马上被在野批评,认为是换汤不换药、换句话说而已。不过,部会高层坦言,其实一例一休并不是核心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个假议题,主因还是在「薪资过低」。
▼我国与各国就业者主要工作每周经常性工时。(图1/记者陶本和摄)
在工时争议上,根据行政院主计处「人力运用调查」资料显示,日本更胜我国,全时就业者工时45小时、部分工时就业者25.80小时;我国则是44.28小时;部分工时仅19.22小时。其中,关键在于部分工时就业者人数的比率,日本高达22.7%,但是我国仅有3.1%。
根据各国例假、休息日的规定资料,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工时其实并非之最,我、韩、日、美的每周正常工时均为40小时;中国大陆规定雇主要保证劳工每周至少一次24小时不间断休息;新加坡每周正常工时44小时,每一受雇者每周应有1个全天休假,以星期日为原则,或由雇主决定。
另外,香港方面,没有工时规定,根据连续性合约由同一雇主雇用劳工,每7日需获给不少于1个休息日;英国的正常工时加上延长工时不得超过48小时,规定每7日间享有无间断休息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或是每14日不少于48小时;德国则是一周48小时,雇主不得使劳工于星期日及法定放假日工作;瑞士一般集体协议为40至44小时,劳工每周可以请求一天为例假日。
部会人士坦言,总的来说,核心问题在「薪资过低」、「阶级世代」等,若再进一步追究,我国高等教育使得大学生比例过度偏高,技职学生锐减,加上引进外劳,劳动力薪资起不来,所有人挤进服务业,而导致薪资动弹不得,这是结构与连动性的问题。
▼我国与各国部分就业人数比率。(图2/记者陶本和摄)
▼各国例假、休假日之规定表。(图/记者陶本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