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接地气 外商银行在陆吃瘪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新华社资料照片

北京一家外资银行的金融理财师与两位同事交流业务。(新华社资料照片)

学文

随着1990年大陆要求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商银行都必须在陆家嘴先设办事处浦东陆家嘴一下子成了外商银行的落脚首选。不过,在陆家嘴金碧辉煌外表下,一家家失意的外商银行含辛茹苦等来仍然不得其门而入的怅然若失,其缘由不难理解,高估自己以及不接地气正是外商银行兵败大陆的最佳写照。

在谈外商银行在大陆的黯然失色前,我们可以台湾的银行在海外的吃瘪作为对照,台湾的各家银行三不五时仍会高调宣称自己在哪个国家开了分行,但我最想问的问题就是客户在哪里?银行与其他行业不同,它不像商品,打不进高端市场,你可以往低端市场去发展。银行如果不能被信任,一般人连存款都不会存进来。贷款也是一样,没有客户会愿意与不熟悉的银行来往。所以台湾的银行出了国只能在当地银行间市场和台商之间跑跑业务,真要做当地客户业务,还是得靠收购当地的银行来实现。

欲展身手 恰不逢时

其次就是人才。很多台湾的银行到了海外雇不到合适的当地人才,只好全部用外派的人员,如此一来不仅成本很高,进入当地市场只是更加困难。第三,当地文化、法律、市场运作管理理念都与台湾大不相同,许多情况无法被台湾总行理解,许多规章制度也不适应当地市场需要。不少在台湾做得风生水起的银行金童,信心满满地来到境外分行,就会发现自己如被捆绑的动弹不得,稍有不慎还会被监管处罚。以上三点都与过度高估自己的外商银行在大陆市场施展不开来如出一辙。

而谈到不接地气,首先要说规模局限性。外商银行进入大陆肯定是想大展身手,但时机不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一连串的金融风险事件让外资银行亏损严重,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的要求,不得不收缩各自的海外业务,但投入的资本金有限,你的分行就会受总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资产扩张的能力就会不足。

偏偏在这个阶段,大陆的银行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让外商银行一下子被拉开了与大陆银行在金融市场的规模差距。其次,大陆市场有它自己的特殊性。而外商银行,包括许多国外专家,喜欢以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大陆市场,例如他们总说大陆的银行业风险很大,因为它们将大量贷款放贷给了效率低下的国营企业、政府融资平台或是影子银行等。他们认为应该更多的把贷款发放给产权明晰、效率高民营企业。这说的对吗?这说法对,但他们错在这些有风险的资产,恰恰是大陆银行过去二十年风起云涌的优良资产;而被认为应该投放的领域恰恰是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

最后,外商银行的决策机制也不适应大陆市场。大多数外商银行实行垂直的管理,原来感觉上外商银行的效率应该比大陆的银行高,但实际情况却反了过来,大家要知道许多外商企业的市场以大陆为主,如果外商银行什么业务都需要与总行反复沟通,外商企业当然会投入大陆银行的怀抱。加上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让银行的管理越来越来越复杂,一笔业务已经不再是一个业务条线的单独垂直审批,每一层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制衡与审批,你说外商银行怎么能够不寸步难行?

市场规矩多 外银须留意

当然,我并不是说外商银行在大陆有多么的不堪一击,而是认为外商银行在大陆之所以沦落至此其实毫不冤枉,大陆对金融开放不够只是一个方面,自己有没有过人经营策略和能力我觉得才是重中之重。不管大陆市场有多少奇奇怪怪的规矩与看不懂的商业模式,不高估自己最重要,不要因为自己在本国市场曾经的成功,就以为可以照本宣科在大陆再来一次,另外要懂得接地气,踏踏实实看懂大陆才不会让自己在头破血流之际,仍然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

作者简介 丁学文

台大经济系毕业,美国康乃尔大学财务金融硕士,历经海内外银行、资产管理及股权投资产业。现为金库资本管理合伙人兼总经理,专注于全球产业资本整合平台的搭建与投资,投资区域涵盖大陆、台湾、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目前旗下共管理7档产业投资基金,整合的产业投资人超过30家,涵盖整车供应链电池产业以及车联网等。已投资企业则在全球超过40家,管理总规模超过百亿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