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安南区公所追讨淹水救助金 受灾户跳脚
▲2018年的823豪雨,导致台南市多区积淹水,灾情严重,受灾户依实际淹水情形提出申请淹水救助金。(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2018年的823豪雨,导致台南市多区积淹水,灾情严重,受灾户依实际淹水情形提出申请淹水救助金,惟台南市安南区区公所行文给受灾户,要讨回已核拨之淹水救助金2万元,其理由是经查证当时这些受灾户实际淹水未达50公分标准。受灾户表示,当时安南区公所派员量测淹水高度,系以尺丈量,量测完成再请居民用手指指着墙壁,区公所作业人员拍照后,请受灾户签下切结书,申请淹水救助金补助作业即完成。受灾户表示,当时就是淹水确实超过50公分,且区公所人员都量测无误,符合补助标准,才会行文通知淹水救助金拨放,甚至有些当时被告知符合补助标准的受灾户,至今却仍未领到淹水救助金,受灾户质疑,难道当时的量测作业有造假?还是公部门马虎行事?
受灾户说,区公所要向他们讨回淹水救助金2万元的理由,竟是邻近住户检举,区公所以检举者提供的佐证资料,再用水平仪器进行精密量测,发现淹水确实未达50公分,而撤销救助金,并向受灾户追讨2万元。
安南区公所所长颜升祺表示,当时是以救灾为优先,因此事后去测,没有测到实际淹水水位情形,而淹水的情形一般都会拍照,但拍照的照片会被质疑是淹水的「过程」,并非实际淹水的「情形」;因此,区公所人员实际作业,测量时会依据「水痕」,或是民众表示水大概淹到哪里,民众也提供切结书,区公所也依照这样的作业方式去执行。淹水50公分以上或20公分至49公分的受灾户,区公所依照规定核拨救助金。
颜升祺指出,民众指出淹水的位置,或是指类似有水痕的位置,供区公所人员测量,作为淹水高度的依据,但该依据恐怕不是正确的,因此事后才有这些佐证资料加以证实。颜升祺指出,要追讨淹水救助金2万元,是因为有民众检举实际淹水高度未达50公分,而经查证不到50公分。
社会局则认为,非当事者,如邻居,或其他对家户淹水有疑虑,希望区公所能以较为公正的方式,让双方知道,且采行方式是符合民众利益的,似不应以一个民众检举,就去否认原先测量的事实,如果当时真有不周延之处,后续如何补救,要向民众说明清楚,也要提供更多佐证资料,才能避免误解。
据了解,当时台南市政府针对积淹水20公分以上未达50公分之受灾户,每户发放5000元慰助金,财团法人赈灾基金会提供台南市823淹水50公分以上家户每户2万元,意即再加码2万元,因此当时台南市淹水50公分以上的家户总计可领4万5000元,100公分以上者最高可领5万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