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湾淹水多日!赤脚、穿拖鞋走水踏泥 医劝「母汤」

雨炸南台湾高雄淹水灾情。(图/记者宋德威摄)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西南气流挟暴雨持续影响台湾,南部各地传出淹水灾情,不少民众为求轻便穿着短裤拖鞋来回穿梭积水现场。感染科医师提醒,淹水时的污水通常带有很多细菌,包含钩端螺旋体、类鼻疽等,而细菌很可能穿透皮肤上的伤口造成感染,建议民众清理家园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污水,可穿雨鞋、戴手套等做好防范措施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说明水灾后应注意事项。(影/记者洪巧蓝摄)

台大小儿感染科主任黄立民受访表示,淹水主要可能爆发流行的细菌包含钩端螺旋体、类鼻疽等。根据疾病管制署的资料,国内在2009年莫拉克台风八八风灾屏东万丹当地曾发生上百钩端螺旋体病例,且有一人死亡。

部立台南医院感染科主任洪元斌受访时建议,民众灾后清理家园时,一定要避免赤脚去踏水、踏泥土,如果身上有伤口,病菌很有可能经由伤口造成感染,特别是本身有慢性疾病、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等患者,风险更高,常见短裤与拖鞋的穿法在水灾现场其实并不妥当。

黄立民提到,有时身上会有我们看不见的微小伤口,甚至于有些细菌也可能在没有破皮的情况之下就进入人体,不要觉得自己身上没有伤口就轻忽。最理想的方式是不要接触到水,但如果不得已得接触,一定要做好防护,依据淹水深度穿上合适的雨鞋,裤子也尽量要和鞋子密合,手也要戴上手套。

▲雨炸南台湾,高雄淹水灾情。(图/记者宋德威摄)

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则提醒,若于灾后7~14天出现发烧、头痛、全身倦怠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可能是钩端螺旋体或者类鼻疽感染,也可能引起肺炎肝肾衰竭等严重情况,民众务必特别小心。

大雨、水灾过后,另外一个隐忧便是病媒蚊相关疫情。黄立民说,包含登革热、日本脑炎蚊虫相关疾病在淹水之后可能上升,几年前南部登革热疫情,每次只要遇到大雨之后的一两周,登革热病例就会突然增加。

疾管署分析,国内目前北部、中部有登革热群聚疫情,中部以南又有大雨淹水,加上暑假结束国人出国陆续返国,全国境外与本土登革热疫情风险提升。

▲疾管署淹水后后防疫步骤。(图/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也提供「清除、清洁、消毒」防疫三步骤,避免感染传染病

一、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预防登革热

雨后请民众主动巡检居家环境,澈底清除家户内外轮胎、铁铝罐、帆布宝特瓶盆栽垫盘等孳生源,降低社区病媒蚊密度及感染登革热风险。如有出现发烧、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关节痛出疹等登革热疑似症状,请尽速就医并主动告知活动史,以利医师及早诊断及通报。

二、清理家园勿赤脚或穿拖鞋,避免感染钩端螺旋体、类鼻疽及破伤风

后易产生污水、污泥灾害废弃物,清理家园时务必穿着雨鞋或防水长靴,并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锈器物(如铁钉铁片等)刺伤、割伤,以防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类鼻疽、破伤风等传染病;如出现发烧、头痛、肌肉痛、腹痛、腹泻、黄疸、倦怠等症状,请尽速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师相关接触史、受伤原因及伤口污染情形,以利医师诊疗。

三、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淹水地区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应确实清洗、消毒后再蓄水,并将水彻底煮沸后再饮用;泡过水或解冻过久的食物请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