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刘」住你?从台北世大运的「路易斯」谈起
▲美国国宝级田径名将刘易士,21年后被台此改名「路易斯」。(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今年台北世大运开始之初,爆出一则小小的新闻:美国田径队的助理教练路易斯抱怨世大运的接驳车「很糟糕」:不按时间表发车、接驳车班次不够多,可能连累运动员来不及出赛云云。
我从电视上刚听到这则新闻时,并不怎么注意。毕竟,「路易斯」是一个「菜市场名」,以为他是「一般人」。后来听到补述说,他拿过9面奥运田径金牌,我心头一惊:「蛤?」再看他的英文名字:Carl Lewis。是的:Carl Lewis。昔日他叱咤田径界的时候,中文名字不叫「路易斯」,难怪变名后后我不认识。
当年,从1984到1996的洛杉矶、汉城(首尔)、巴塞隆纳、亚特兰大四届奥运里,他总共拿下百米、两百米短跑、四百接力、跳远等9面金牌,当中包括跳远四连霸。由于活跃体坛很久、又是美国田径界的「国宝」,台湾媒体给了他一个「很华人化」的中文名字:刘易士。
从1996至2017年,二十一个年头过去了。物换星移,他这次来到台北,线上已经没有几个媒体记者认识他。查找各家媒体相关报导,电视及网路媒体几乎是一面倒的称他为「路易斯」。纸媒方面,比较「新的」如《苹果日报》,也是称他「路易斯」。只有少数「老媒」:例如《联合报》、《自由时报》才称他为「刘易士」。不过这些家大业大的纸媒本身也有网站,内部记者、编辑似乎并没有达成「共识」,所以网站上「路易斯」、「刘易士」两个译名都有出现。
「不识刘易士」这则新闻凸显一个事实:媒体生态近年来产生剧烈变化。媒体工作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当年认识刘易士的那些人,如今绝大多数若非已退休、转行,就是已经被「优离优退」了。 以前纸媒当道时代,有严格的审稿机制,一个译名定了,就一直传承下去。而且当时的「大媒体」较有权威感,通常会吸引其他媒体跟进。于是一个个整个华文世界通用、至少是全台湾一致的译名就诞生了。
网路出现后,媒体势力被摊平,百家争鸣,谁也不服谁。纸媒、电视纷纷成立网站,加上崛起的网路媒体,为了抢时效,各家尽量24小时发稿。媒体工作者变多了,水准却变参差。再过来传统「先审后发」的审稿制度崩解(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兼顾)、撰稿时大量参考陆媒、港媒,台媒使用的译名就越来越乱了。
这个乱象还透露出一个事实,目前线上的多数媒体工作者在「传承」译名方面出现断层。对稍为古早人或事物「莫宰羊」。所以一个以前大大有名的人,若是「隐姓埋名」一段较长时间,他再度在媒体上出现时,线上的媒体工作者已经很少人认识他,于是就会给他取一个新名字。想想看,若是不幸他「隐姓埋名」两三次,岂不是大乱?今天的「路易斯」就是一例。
其实,不必等到睽违二十一年的刘易士。去年在里约奥运完成百米、两百米短跑及四百米接力「三金三连霸」的牙买加飞人Usain Bolt,没几年之前,台湾大多数媒体都译成「波特」。但是到了去年奥运,多数台媒都译成「博尔特」了(大量「参考」陆媒所致)。我很担心再过几年,有媒体工作者遇到Michael Chang这个名字时,会把他译成麦可․张而不是张德培!
事实上,有一个统一、长期使用的中文译名很重要。迪士尼、麦当劳、屈臣氏、索尼、哆啦A梦为什么要敲定一个全华文世界通用的中文译名?因为方便、沟通无障碍、节省成本!媒体每天处理译名都要浪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如果所有外国人名或地名在华文世界都有统一译名(例如华盛顿、林肯、邱吉尔、福尔摩斯、麦克阿瑟、马龙白兰度),无论是写作、阅读或是搜寻、大家都会顺、顺、顺很多!
作为一家媒体,应该尽量执行审稿机制和重视译名的准确。作为一名撰稿的媒体工作者,除了没事多喝水之外,也要多阅读、多Google,尤其需要注意一些比较古早的人或事物,莫要雄雄的自「译」为是。你多一分用心,读者自然就多一分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