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思考吗

亲爱的孩子:在怀孕的时候,我曾经读过一篇两岁天才女童文章

那个英国女孩乔琪亚,她九个月就开始走路,十四个月就尝试自己穿衣服,十八个月时,已经能对成人自我介绍,说:「嘿,你好,我是乔琪亚,我一岁。」

她会说几句法文,会自己坐着看书,试图打开VCD看卡通,理解电影里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她的爸妈觉得她有点不一样,于是带她去做智商测验,发现她的智商竟然高达一百五十二,哇,这很厉害喔,已经接近爱因斯坦和比尔盖兹

她是一对高龄父母所生,父亲生她时接近五十岁,母亲也过四十。

她加入了英国一个「顶级智商俱乐部」。听说英国有针对高智商小孩设计学校

我还看过不少两岁天才的报导。比如澳洲有个小女孩,两岁就被誉为天才抽象画家,有个台湾小孩,两岁就会背唐诗……

其实,这些小孩都有他们的后天环境。英国乔琪亚有四个已成年的兄姐,不断用大人方式和她互动、教她学习,澳洲小女孩的爸妈是画家;两岁会背唐诗的,应该也少不了父母不厌其烦的教吧

妳在我肚子里时,我当然也小小的想过,如果妳是个天才,我该怎么办?好在,只是白日梦想一想,妳过两岁了,妳并没有什么太逾越年龄的特殊能力,好在。

很多爸妈希望自己的儿女资优生,念资优班,我并没有。我很了解「自认为比别人聪明」和「成绩一向比别人好」,后天的发展未必比人强

我一直认为现在到处都是资优班,实在是全世界教育史上一个自欺欺人的神话笑话人类历史中,天才的比例本来应该就很少,大家都在装天才,何苦又何必?

我们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什么资优班,能念就念,如果在某些科目念得好些,就要帮助班上那些比较不会念的同学。就算念明星学校,班上同学也都各有擅长,只有极少数人,在所有科目都强到不行,让人又羡慕又嫉妒。

小时候,我曾想,为什么那么聪明的人不是我?但长大后就发觉了,人有些缺点,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很弱,抗压性就会比较坚强,性格也不会那么「崎岖」,做人也会脚踏实地。

还好妳不会说法文背唐诗,也还不会自己穿衣服。我不想在妳这个年纪,强迫妳学会一些不必在这个年纪就会的伎俩

我想要让妳养好妳的思考能力。就是从妳很小的时候,妳的眼睛就会骨碌骨碌的转,好像在思考一般。一直到现在,我确定妳正在建立妳的「思考模式」。妳不是个盲从的孩子,妳接到任何指令,都会先想一下再做反应;想要接触一个没见过的东西时,妳都会先看看别人试过是不是有危险;拿到玩具妳会自己研究一下怎么玩;妳从来不会笨到把不能吃的东西塞嘴里,这省了我们不少麻烦……

在我的观念里,思考,比学习力强重要。有位我很尊敬的企业家朋友曾说:「我不怕花错钱、请错人,但我怕做错决策,全盘皆输。」

生命树中有很多分歧点,如果没有思考能力,妳会走错路,还不知自己走错,想回头年华都已耽误。

走错没关系,有思考能力的,会走回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