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制上路 稻作4选3
为鼓励稻农转作其他作物,农委会推出稻作4选3措施,稻农于4个期作中,最多可选择3个期作交公粮或领稻作直接给付。(新竹市府提供/邱立雅竹市传真)
近年国内水稻产量超产加上水情严峻,政府亟须辅导常态性水田耕作制度转型,农委会自今年起实施稻作4选3措施,两年4个期作中,至多可选3个期作缴交公粮或领稻作直接给付,最少须有1个期作办理生产环境维护措施,或申报种植其他非水稻作物。
目前新竹市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最大宗,一、二期作种植面积约1000余公顷。产发处指出,实施稻作4选3政策,除了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药施用、降低农民生产成本,还能维持稻米供需平衡,稳定粮价,增加稻农收益,更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缓和气候变迁问题。
竹市稻农于2022年第2期作起受理申报稻作时,将往前勾稽该笔土地前3个期作,是否有1个期作申报转(契)作、生产环境维护措施、自行复耕非水稻作物或停灌补偿,并勘查种植非水稻作物,始得申报交公粮及稻作直接给付措施。
产发处解释,若稻农不愿意转作其他作物,想自行处理产销也可以,若未来想要申请政府补助或是缴交公粮,仍须回归稻作4选3政策。另考量取得有机、友善耕作或产销履历验证者,其耕作模式对环境友善,4个期作皆符合该等资格者,不受本项措施限制。
产发处提醒,竹市长期连续种植水稻申报交公粮或领稻作直接给付者的稻农,务必尽早规画,建立更有效率的水田轮作制度,如有相关疑问可向各区公所经建课或市府产业发展处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