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2030癌症死亡率降三分之一 須補足肺癌治療缺口
新竹台大分院院长余忠仁。本报资料照片
总统赖清德上任后,提出「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愿景。新竹台大分院院长余忠仁、大林慈济医院副院长赖俊良皆认为,若要达标,须补足晚期治疗各族群缺口,像有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如果可以跟上国际在第一线就使用第三代标靶药物,除了存活率可延长,甲沟炎、腹泻等药物副作用也会减少。
此外,专家建议,若健保给付条件可跟上国际治疗指引,病患较不易遭排挤于国际临床试验,对促进整体医疗发展也有好处。
大林慈济医院副院长赖俊良。本报资料照片
根据国际标准治疗指引、实证证据,带有EGFR基因的晚期肺癌病患若在第一线使用第三代标靶药物,可明显延长存活期。现在许多国家已全面支付这类药物使用于晚期肺癌第一线治疗,国内健保给付仅限于部分脑转移病患,赖俊良建议,应让符合适应症病患全面使用,「存活率可以差很多」。
事实上,许多专家认为,肺癌治疗要超前部署,当肺癌进入第三期,即使开刀,五年存活率也只剩三成,不少病患很快就复发,研究显示,当病患有EGFR基因突变,术后接受第三代标靶药物治疗,复发风险下降八成,不过目前这部分也没有纳入健保给付。
余忠仁指出,第三期人数只占肺癌病患的10%,如果使用适合药物延缓恶化时间,病患存活期也就延长,第二期情况也是类似,这也是国际治疗新趋势。
赖俊良直言,死亡率要下降三分之一,绝非增一、两个给付条件可达成,就像参加大考,只读一些科目重点,可能只及格;现在目标要追上国际考高分,须全方位思考,加速补齐可有效治疗,才可能达标,造福罹癌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