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本土剧」背原罪 其实它成为台湾特色

文/林奕如

「你看看,本土剧都在乱演!」许多人吃着饭边看戏边大骂,但每到晚上8点,还是乖乖的打开电视准时收看,甚至到明天早上、中午重播时,还是打开电视当背景音乐,这样工作才有劲,本土剧就是有这样的魅力,让大家「嘴巴上说不要,但身体很诚实。」

▲许多人边看本土剧边骂,其实它成为台湾特有的文化。(图/翻摄自YouTube)

小时候看《飞龙在天》、《意难忘》、《台湾霹雳火》长大,这些本土剧成为配饭的一道菜,直到现在还是依然没变。本土剧收视率占节目冠军,深深紧扣台湾观众的心,虽然大家痛批「乱演」,但我觉得「本土剧」背了很多原罪,其实它成为台湾特色,把社会上婆媳相处、感情伦理、日常生活等反映出来,谁规定戏剧只能一种剧种偶像剧男女主角情爱好看,但本土剧贴近生活,纾解观众压力,各有千秋。

▲《飞龙在天》创造高收视,引起一阵本土剧风潮。(图/翻摄自YouTube)

2000年开始,本土剧在台湾引起大风潮,使用闽南语发音演出,让观众觉得亲切,现在又以民视和三立为制作的两大龙头,长期处于竞争状态。在业界40年的资深制作人就透露,民视的本土剧以家庭伦理、情感为出发,反映时事及生活,收看年龄层偏高;三立则是港剧模式,对立刺激性一定有,吸引年轻族群,吸引的观众不同,又有不一样的发展特色。

▲本土剧创造许多演员成名机会,也成为「千万宝宝」。(图/翻摄自YouTube)

本土剧也创造许多工作人员就业机会,给资深、新演员许多演出机会跟平台,以民视拍摄一档本土剧为例,外景摄影团队约有25人左右,包括导演组、摄影组、灯光组、执行组、道具组、梳化妆组、剧务组,进棚拍摄后,还有另外1个摄影团队(最多时还有外景2个团队、棚内1个团队),其他还有搭景班、工程组、后制组、临时演员等,粗估约300人有工作机会,在现在许多电视台都购买外片来播的时代,能拿钱拍戏已经算「稀有动物」。

▲本土剧演出人生百态,成为观众最好的晚餐配菜。(图/翻摄自YouTube)

现在台湾媒体环境差,台剧越拍越少,资深、新演员能演出机会不多,本土剧提供平台,让他们有演出的机会,也创造许多「千万宝宝」,若是中大牌以上的演员,约每集可拿5万以上,这样算算,本土剧200集下来,默默赚进可观收入,成为电视公务员,有些人同时也赚得知名度,最好荣景时创造天王天后,现在小生小旦也逐渐累积作品。

▲本土剧创造经典台词,以及人物角色。(图/翻摄自YouTube)

本土剧成为台湾特色,剧情上演着悲欢离合、争权夺利、外遇小三等人生百态,成为大家晚上在家的情绪发泄出口,有时还切合时事,像是上演宝可梦、Cosplay,历代还创造不少人物角色及画面,包括公车萍、刘文聪等,还有流行台词「你如果把我惹火了,我就送你一桶汽油、一根番仔火」等,让你赞叹「编剧太狂,笑破肚皮。」但其实还是有缺点,现在最为人垢病是品质粗糙、剧情一成不变以及抄袭,资深制作人就感叹,这是大环境的无奈,还有千集下来,剧情重复又疲乏,观众也看腻了。

▲本土剧面临许多挑战,网友诟病痛批地方不少。(图/翻摄自YouTube)

多少钱就做出多少东西,加上ON档戏、播出2个小时、敌台竞争压力下,很多时候本土剧只能妥协,资深制作人就表示,本土剧1天要拍50场戏,赶时间压力下,在最大时间做最多事情,若刚好编剧写到这条线,演员拍完外景再赶棚内拍摄,没日没夜赶拍摄过劳,有时电视台为了刺激收视率,会下剧情猛药,这些都是缺点面。

●作者林奕如,《ETtoday东森新闻云》娱乐中心戏剧线记者,从小就喜欢看电视剧,不论是台、韩、陆、日剧都爱看,因此踏入娱乐记者不归路,欢迎有人一起分享我的想法。以上言论为个人立场,与公司无关。ET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