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港姐「捐肠」救儿!医曝「移植难度」 短肠症大多靠打点滴续命

▲前港姐曾瑞珊捐小肠给儿子。(图/翻摄自Facebook/龙妈日记)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前港姐曾瑞珊的12岁儿子「甘甘」有短肠症问题,不到10岁时就已经历6次大手术,曾瑞珊在5月捐肠给儿子,成为台湾「活体小肠移植」第三例。医师指出,小肠移植是很困难的,主要是双方匹配、移植排斥和术后照护,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必须靠打点滴续命,因此可以顺利移植是真的非常幸运。

台湾小肠医学会常务理事苏铭尧受访时指出,短肠症患者大多是有先天性肠道异常,例如发炎、多发性息肉症,反复进行多次手术造成,包括克隆氏症患者、缺血性肠炎、动脉阻塞、先天血管畸形,先天性的凝血因子异常等问题,都可能会影响肠道健康,甚至造成肠子坏死,进而需要做小肠切除手术,导致变成短肠症。

短肠症且吸收功能差的患者,可能要长期依靠静脉营养(打点滴)维持生命,有些患者甚至一辈子都要靠静脉营养,所以这类患者只有小肠移植成功,才可以恢复正常。

在小肠移植方面,苏铭尧解释,小肠移植还不像心脏、肝脏等器官成熟,小肠移植是比较后来才引进的,技术本身不难,但因为小肠有很丰富的淋巴系统,除了消化功能,还有免疫功能,包括血管、肠子要接之外,肠道中间的淋巴管也都要重新接上去,移植后还是需要吃抗排斥的药。

苏铭尧进一步提到,现在小肠移植还是很少数,大部分还是靠全静脉营养维持,这种患者打的点滴和一般点滴不一样,他们施打的点滴里面会有丰富营养素,要经过医师、营养师计算一天所需的营养成分去施打,所以患者很难脱离医院,必须一直住院,或是透过居家护理、居家照护,但因为是医疗行为,也一定要护理师到家里进行。

苏铭尧强调,需要走到移植这步,主要要看小肠开刀切了多长,一般正常人的小肠大约4公尺~6公尺,只要有保留1公尺以上,大部分还够用,不到1公尺的短肠症机会就很高,不过目前短肠症也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改善肠子吸收,只要吸收功能是正常的,就不一定要做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