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也养宠物 始皇陵发现数千动物陪葬
中国大陆对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持续进行,专家还发现了大量陪葬坑,有的陪葬坑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公尺;此外,陵内也发现数千件动物遗骨及塑像,是目前发现动物种类最多的中国帝王陵。
央视报导,秦始皇陵博物院总工程师周铁日前表示,在对秦始皇陵最新挖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已基本了解陵区的大体结构。
周铁表示,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在周边又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在目前已发掘的陪葬坑里,以陶制品为主。
秦始皇陵也出土种类丰富的动物,包括真实动物随葬和以陶、铜模拟的动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员武丽娜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各类动物的习性,并学会了驯养与利用」。
据初步统计,秦始皇陵出土的各类动物以马的数量最多,包括陶马、铜马、马骨三大类。其次数量较多的是珍禽异兽及水禽,以及出土后大量尚待鉴定的动物骨骼。
武丽娜表示,经历年考古发掘与研究,珍禽异兽坑曾出土鹿、麂类食草动物,及一些杂食动物;水禽坑中共计出土青铜禽46件,其中鹤6件、天鹅20件,其余为鸿雁等禽类。
上焦村秦墓则出土有蚌贝饰件、羊骨、鸡骨,陵北部分陪葬墓出土有珍珠;陵园外城北侧一号大型陪葬坑出土10余种禽、兽、鱼鳖的残骨等。
古代中国帝王的地下世界里缺不了用于食用或娱乐的「动物园」。考古证实,秦代对动物的利用至少达到12种。
马是一种战略资源,因此占有特别地位;鹿、麂是野生动物,是体现狩猎行为的产品;鱼鳖、鸡羊属于可食用动物;蚌贝等属于装饰品。天鹅、鹤等禽类动物较为罕见,在陵园7号坑展现的是人驯养禽类动物的场景,表现出人与禽类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10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