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海默氏症诊断新进展 失智症状出现前15年生物标记能检测到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人口老化所衍生的疾病照护问题日益扩大,其中失智症对于病人家属来说都是极沉重的负担,如何有效预防、早期正确诊断都是延缓失智症的良方

台南市安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蔡铭骏指出,失智症类型的早期诊断能帮助医师精准用药、减少病人药物负担;安南医院引进德国研发之新科技-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Amyloid PET),可以一窥病患大脑中的病理变化

蔡铭骏医师说,病患注射正子药物后,药物进入大脑中与阿兹海默氏生物标记「类淀粉蛋白」结合,透过正子断层造影扫描,可影像呈现β类淀粉蛋白脑中分布,帮助临床医师厘清认知障碍病因、确诊或排除阿兹海默氏症。

台湾已迈入高龄社会年长者经常面对的就是失能或失智的困扰;依据内政部2018年12月底人口统计资料估算,全台失智症人口有26万9725人,亦即65岁以上的老人约每12人即有一位失智者,而80岁以上的老人则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家里若有1位失智症患者,对于整个家庭所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为此,台南市立安南医院特别成立失智症团队,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等,提供病患及家属最完善的诊断和治疗环境,帮助病患早期诊断早期处置或治疗,延缓疾病的恶化,减轻未来个人与家庭的负担、维持生活品质。

蔡铭骏医师说,失智症为一群疾病症状的统称,与记忆思维能力减退相关,病因可归纳为退化性、血管性和其他因素导致等,要确认是哪一种类的失智症,需要医师借由许多证据综合判断,才能找出失智症的病因,做出最合适的处置;随着医学与科技的进步,失智症的诊断开始进入生物标记(Biomarker)检测时代,不同种类的失智症,其脑中的生物标记(Biomarker)也不相同,可以做为诊断的精准依据。

神经外科主任庄皓宇指出,失智症中以阿兹海默氏症占60至80%最为常见,病患的脑中会出现两种生物标记:类淀粉蛋白堆积和神经纤维缠结,早在病患出现临床症状的15年前,类淀粉蛋白即开始在脑中堆积,然而过往没有检查可以立即侦测到这个生物标记,须等病患过世后将大脑解剖才可确诊;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Amyloid PET),可以影像呈现β类淀粉蛋白脑中分布,对于早期诊断相当有助益

蔡铭骏强调,正常老化和失智症在记忆力的衰退,有程度频率上的差异,失智症在日常生活中忘记事物的频率较高,即使旁人提醒也想不起来或毫无印象,并且有明显的逐渐恶化情形。除了记忆力之外,对于语言执行力空间辨识能力等认知功能也有减退,并影响到日常工作或生活,若出现以上症状者,建议尽快至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