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阿兹海默症失智之谜 成大团队研究发现WWOX新危险基因 

▲成大分子医学研究特聘教授南山(左)、司君一教授团队研究阿兹海默症基因近20年。(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全球医学界致力解开阿兹海默症失智之谜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日前宣布5个阿兹海默症新危险基因,其中WWOX基因是成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张南山率先发现。

成大团队深入研究证实WWOX蛋白质降低与阿兹海默症病程发展有关,团队同时也研发出「Z小分子蛋白」,静脉注射于模拟人类失智症晚期病理变化小鼠身上,其学习与记忆力的好表现令团队大为振奋,为治疗带来一线曙光国际300个顶尖基因研究团队里的474名基因体科学家,自2011年起共同执行一项检测与阿兹海默症相关的基因组变异研究,以寻找影响疾病发生和病程进展的致病基因以及其机制。共分析9万4437名晚发型阿兹海默症病患的基因变异,最新结果于2019年2月底发表于Nature Genetics,除了确认过去发现的20个阿兹海默症危险变异基因,又列入5个新危险基因IQCK、ACE 、ADAM10、ADAMTS 1和WWOX,其中又以WWOX最受属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当天即发布,科学界找到了5个新的阿兹海默症危险基因。

张南山指出,全世界科学家一开始对WWOX的关注,都放在癌症抑制作用方面,成大是国际上从事WWOX与脑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先驱,10多年来的研究证实,WWOX蛋白表现量降低会造成连锁连反应,导致粒腺体细胞活动能量来源)失能,造成脑神经细胞退化,慢慢形成失智。失智症病因复杂,确切的原因科学界仍在找寻,WWOX的研究带来一个好线索。成大医学中心团队研究WWOX的同时,也注意到人体内有一种「Zfra小分子蛋白」可以调控WWOX,达到保护及恢复神经细胞的功能,进一步以人工合成方式开发出「Z小分子蛋白」,经小鼠实验不论在预防或治疗都有好成绩,但若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需要更多资源。成大医学院副院长郭余民指出,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的研究,有关WWOX的资讯,全引用成大团队过去发表的论文,包括2004年率先发表的人体脑组织研究发现WWOX与阿兹海默症有关,是最为关键的发现。2015年的WWOX蛋白质中年后表现量下降的分子机制导致老年失智的关连,以及2017年发表的治疗阿兹海默症药物,人工合成「Z小分子蛋白」研究。另外还提及成大对WWOX所做与脑神经发育、神经病变研究的整体回顾。

WWOX(含双色胺功能区氧化还原酶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是张南山在2000年旅美宾夕法尼亚州时期首次发现和命名的。团队成员之一细胞生物解剖学研究所教授司君一教授表示,国际上将WWOX列入阿兹默症危险基因,团队上下都惊喜万分,这也证实了成大医学中心的研究实力与能量。张南山说,看到我「19岁的孩子「WWOX」出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消息,相当令人兴奋。」成大细胞生物与解剖学研究所陈淑姿教授是将WWOX套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先驱,开启成大WWOX脑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2007年张南山回台到成大服务,除了做WWOX抑癌研究外,也与细胞生物与解剖学研究所教授陈淑姿、司君一、郭余民及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徐丽君教授、临床医学研究所吕佩融教授等师生一起做WWOX与脑神经疾病阿兹海默症的研究。成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生张景云在张南山指导下,找出中年人脑特殊蛋白质凝集的机制和老年失智有关并于2015年发表论文。全球与WWOX相关的研究论文累计463篇,成大占50篇,数量居冠,其中10多篇与阿兹海默症有关。回顾过去19年从美国再到台湾对WWOX的研究,张南山有感而发的说,真是一段充满泪水、汗水的艰难岁月,直到现在,为了让研究能有更多更具体的成果,虽已年过60,仍几乎每天与学生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他也透露,早年与同样旅美的司君一教授合作WWOX研究时,司君一负责搜集脑部海马检体等相关研究,为了采集检体,即使大半夜遇到科罗拉多大风雪,也二话不说直奔医院,前后搜集到200多个检体,那种为研究付出的热情与精神到现在想来仍然印象深刻。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阿兹海默症是最常见的失智症之一。病人除了记忆减退外,还会影响语言、空间感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考能力等,同时也可能出现个性改变、妄想或幻觉等现象,严重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能力。

国际失智症协会推估,2018年全球失智症患者约5千万人,到2050年失智症人数将达1亿5千2百万人。内政部107年12月底人口统计资料估算,台湾失智人口约28万2千多人,相当于每84人中即有1人为失智者。近期成大老年医院的建立,搭配坚强的失智症研究团队,相信成大医学院能在阿兹海默症的防范与治疗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