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证实 空污增加新冠死亡率

日本实验结果显示,长期接触空污可能导致新冠肺炎死亡率上升。图为台南市中西区6日上午8时AQI(空气品质指标)一度达160的红害等级。(程炳璋摄)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高野裕久(环境医学)等人的团队在3日的国际科学杂志网路版上发表实验结果称,若将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注入小鼠肺部,促进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蛋白质会增加。共同社报导说,此前已有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新冠死亡率上升存在关联,此次实验结果被视为弄清其机理的一步。

近日台湾西半部空气品质差,对于台湾民众染疫风险是否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专家咨询小组张上淳表示,这样的前提是周遭环境有病毒,如果没有就不会有风险增加的疑虑。

张上淳表示,空污严重时,某些人呼吸道分泌物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排除外来致病微生物的能力下降,也许的确会有增加的机率,不过这也需要科学证据理论上是这样思考没错,不过实际上多少病毒进入呼吸道就会感染,还缺少科学证据,是否是这样还有待证明

高野裕久的团队收集了日本国内空气中的微粒,将500微克溶于液体注入小鼠的肺部。1天后调查其肺部细胞发现,促使病毒侵入细胞的「ACE2」和「TMPRSS2」这两种蛋白质有所增加。尤其是在维持负责气体交换的肺泡形状的「II型肺泡上皮细胞」中显著增加,两种蛋白质较多的细胞比例通常为2.5%,但在注入细颗粒物后达到27~43%。

不过,此次实验是在一次性暴露在大量污染物中的特殊条件下进行,这些蛋白质为何会增加也是未解之谜。该团队表示要弄清人类生活环境与病毒感染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去年10月27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会增加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全球因染新冠病毒而丧命的病例中,15%可能与空气污染有关连。据该研究,长期接触空污可能导致的新冠死亡率在法国为18%,这个数字中国大陆上升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