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来赤松佳珠子 林智坚:让学校成为「孩子知的游乐地」

新竹市长林智坚(中)出席「创艺校园动手做工作坊成果发表,与建筑界、教育界进行跨域对话,提升新竹市校园建筑的美学。(图/新竹市政府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新竹报导

理想的校园该是怎样的面貌?新竹市政府首度举办《建筑风起‧2016新竹大师讲座》系列论坛,并同时于「大同108旧城再生基地」,成立「创艺校园动手做工作坊」,市长林智坚邀集日本建筑师赤松珠子,与台湾七大建筑师、本市多位校长等,针对竹市未来的校园规划及教育环境进行脑力激荡,为期3天的活动31日正式落幕,成果丰硕。林智坚说,透过工作坊的形式,跨域交流讨论,让学校成为孩子「知的游乐地」。

29日开始的「创艺校园动手做工作坊」,每天上午9点至晚上9点,由参与的学校与建筑师就校园空间和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彼此对话,大伙齐聚「大同108旧城再生基地」,进行长达12小时不间断的讨论与规划,并且实际「动手做」,勾勒出心目中的理想校园。

包括关埔国筹备处、华德福实验学校筹备处、民富国小、三民国小、育贤国中香山高中成德高中的校园团队,和建筑师黄声远领衔的田中央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陈永兴率领的水牛建筑师事务所,以及境衍设计事务所、屿山工坊王柏仁建筑师事务所、邱文杰建筑师事务所、新竹新锐设计师团队等专业团队皆热情参与。

经过3天的讨论与交流,「创艺校园动手做工作坊」成果发表今日在「大同108旧城再生基地」举行,民富国小以「契机」为主题,育贤国中则以「老校新风貌」做为主轴,各校一一简报设计内容。林智坚与日本建筑师赤松佳珠子担任与谈人,全程聆听各校校园规划成果,不时给予掌声肯定;市议员刘声正、实践大学建筑系教授王俊雄市府景观总顾问林隽怡也到场参与,对活动表达支持。

林智坚表示,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不到的讨论时间,但所有成员都相当投入,替新竹市的孩子创造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令人感动。林智坚也感谢赤松佳珠子过程中的分享,让建筑「连结过去记忆、凝聚现在情感、创造未来想像」,成果丰硕;他并期盼未来新竹市的校园设计,「让学校不只是一个学校」,而是代表知识、社群,创造一座「知的游乐地」,让孩子可以透过亲手实验、体验,获得知识。

林智坚会中分享今年四月,赴日参访东京市立川第一小学经验,他说,最让他震撼的,就是立川小学完全「不留死角」的空间规划,且妥善运用大自然的光与风,相信透过这几天的工作坊,以及从上周小野田泰明教授与赤松教授的分享,新竹市对于城市公共建设的品质和美学,也产生不同的想像。

「成果令人惊艳!」日本校园建筑大师赤松佳珠子称赞,台湾老师拥有绝佳的分析、思考及想像力,各校老师对于学校的规画设计「具有魅力」,她相当期待未来成果,也希望将此次在台交流的经验带回日本,举办类似的工作坊,对建筑空间激发更多想像。

关埔国小筹备处校长陈思玎形容,能获得市府支持,特地邀请到日籍建筑大师,并找来各校校长、主任及台湾优秀的建筑团队,共同擘划新竹市校园改建与新建案,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连续三天的工作坊,真的得到许多创新的观念,收获满满。

陈思玎表示,在全台少子化的情况下,新竹市得天独厚,成为全台生育率最高的城市,孩子不增反减,才会新设关埔国小与华德福实验学校。她强调,校园建筑不应只是单纯容纳学生的空间,而应借由空间规划设计,引领孩子主动探索知识,创造丰富学习场域,变成一座「知识乐园」。

陈思玎举筹备中的关埔国小「图书馆」为例,图书馆不应只是典藏知识的地方,而是开启孩子探索知识的端点,譬如保留一定的空间,提供孩子透过戏剧、说故事、海报展演的方式分享学习成果;同时,图书馆也可做为「work shop」(工作坊)的场域,让孩子因为共同兴趣展开专题研究

▼林智坚和日本建筑师赤松佳珠子(林智坚左手边),听取老师讲解。

▼林智坚和日本建筑师赤松佳珠子(林智坚左手边)等人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