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茶农与树齐高 野放茶成新趋势

简嘉文以二次材打造积木茶屋,不仅可饱览邹族圣山塔山全景,还能将云海、夕阳与彩虹等美景尽收眼底。(摄影者.刘煜仕)

在台湾喝野放茶的人,大抵都知道简嘉文,他的茶不做广告,没预定买不到;除采茶季,他1年进茶园的次数不超过5次,茶树与树齐高,得搭架子慢慢手采。不进茶园的时光,他以二次材盖了两间极具个人风格的茶屋,玩手作茶具,到森林野晃,跟着自然上美学课,每回参与茶会摆出来的茶席,总不意外的成为活动的焦点。

「好像在瑞士喔!」采访回来的照片,编辑台上大伙儿赞叹着,简嘉文当然不住瑞士,但他的确以茶延伸出一条全观式的生活美学之路。而这不过就是10年的事。曾经,他也是个在都市找不到手感工作,回家跟着父亲经营茶园,每天被繁琐的惯行管理方式,操得半死的青年茶农,从农五年后开始接触到有机耕作概念,灾变后茶园受创,干脆乘机直接野放。

生态自由运行

大地风味尽收茶汤

简嘉文说,现行不管是有机或惯行农法,其实都是一种变相的加味茶,是透过施肥、管理而长出的茶,茶汤带有肥分累积、产生的气味与口感;野放茶则是任土壤中生物自由互动而产生出的自然物,是茶本来的味道与质地。

因此,对他而言,「野放」就是让茶汤自然、单纯,喝得到土地与环境的味道。除1年2、3次的局部手工除草外,他几乎不进茶园,以保持生态自由运作。

他进一步说明,近年来台湾中低海拔地区已经有茶农开始转做野放茶,但是太和位处高海拔,在利润仍高的优势之下,野放茶的推动相对困难。因为野放茶产量大约只有惯行的10分之1,回忆转作之初,他坦言也曾忐忑不安,但因为很清楚知道自己追求的是茶汤的质感而非量。

这样的懒惰农法,面对周遭勤垦管理的茶农会有压力吗?简嘉文大笑说自己是宅男,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专注于自己。他把茶园当实验室,种下不同品种茶树,以不同制茶工序,从采摘、萎凋、杀菁到制成全不假手他人,以探求不同的茶滋味。「手炒茶很有趣,尤其是后续的变化,跟用滚筒杀青转换出来的韵味完全不同,用瓦斯和柴火又不同。」

像在谈一场无止境的恋爱。「茶很难捉摸,我以为有点了解了,但下次又会发现跟之前认识的不太一样,很暧昧又很有吸引力,就会不断、反复追逐。」就像近年所流行的藏茶,简嘉文说野放茶最适合藏茶,但他却无茶可藏,因为必须留一点来来品尝「时间」对于野放茶,在每个品种、做法的效益,了解时间的对应。

野游森林之感

透过创作在日常展演

这种对茶的讲究也延伸到生活。事后简嘉文回想,这其实早就埋在心中,所欠缺的只是一把钥匙。风灾后艺术家来社区分享日本茶美学,加上有美术设计背景的纪录片导演张志聪到太和为灾后重建做纪录,意外开启他的美学记忆。他以废弃二次材盖了2座被戏称为积木屋的茶屋,屋里俯拾即是他的创作,茶席更成了他的创意展场,将他日常行走野游森林孕育的养分——自然、颜色、构图、光影,一一转化重现。

简嘉文兴致勃勃的说,接下来计划要盖一座小窑,尝试以太和的土来烧制生活器具,「我在乎的不是烧出来的效果,而是想知道用这里的土石烧制出的茶器具,来泡这块土地生产的野放茶,会呈现什么样的茶汤质地。」此外,他也计划在两座茶屋间盖一座吊桥,再盖一间露天浴室,可以边赏景边洗澡,「村子里的人觉得我做这些事浪费时间,干嘛不花时间在茶园管理上?」但简嘉文说,不管是种茶、盖房子、烧陶、玩茶席,他很享受每个过程,「赚钱不就是要过生活吗?我这样的生活应该很多人羡慕吧!」

用美学活络茶能量

艺术家驻村

透过艺术家进入社区,开启太和社区茶产业的美学思考面向,也落实在学校教育课程,十余年来太和社区培育出老中青幼四代茶人,更以社区集体之力,参与各式茶会以行销社区,展现截然不同于都会的茶席美学与品味。

文化茶人——杨丽芳

从代课老师变身太和媳妇、从不懂茶到成为太和茶美学主力推手之一的杨丽芳,回看12年前开启的艺术家驻村计划,直说对于太和社区的灾后重建具有关键作用。当时来自不同领域艺术家带着居民一起透过讲座、实作课程,原只是单纯的想为传统的茶产业注入文化能量,让居民打开美学之眼;灾变后,这股美学力,更汇聚成一股改变与凝聚力,让原本只专注于茶园的耕作、茶的制作的社区居民,共同投入茶席、茶艺与茶产业推广。

形塑茶品牌 与社区共好

「我们外出参与活动,从来不打个人品牌,只推社区品牌。」杨丽芳说,灾后在社区艺术家联盟协助下,以「太和好茶」为共同行销品牌,「就是一个共好的概念,当别人不知道太和,那么太和茶就是没没无闻,当太和成为茶产业、茶艺界都成为大家都知道的大品牌时,大家都会提升且受惠。」

像是2018年初举办的嘉义县搏茶会,太和就与艺术家蔡江隆合作,以金庸小说为本,利用嘉义县六脚糖厂的地貌,打造出「桃花岛」意境,呈现六席截然不同的茶席,从竹林茶席、树下茶到简嘉文以榉木枝条编成的鸟巢茶席等,成为该次活动预约率最高的茶席。又如,2018年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的春季茶会主场地,太和社区设计了虎头蜂巢造型、可容纳8人的茶席,以及可以烧柴煮水的水房,惊艳轰动一时。

栽培小小茶艺师

艺术家进入社区同时发展的,是整个大阿里山茶区校园启动的茶艺新美学课程。杨丽芳说,太和国小是从风灾前就开始推动小小茶艺师课程的学校,从认识茶种、冲泡技术、茶席礼仪到茶叶制成,近年更在校长推动下扩大结合书法与太极,让孩子体验茶文化的「清静简雅」意境,到访这天巧遇孩子的茶艺课,小小泡茶师颇有一代新茶人之势呢。

【延伸阅读】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1626期。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