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引进低温疗法 拯救急性颅内高压病患现曙光

执刀医师三总神经外科部主任洪东源与病患家属合影。(陈人齐摄)

为提供颅内高压病患更好的医疗照顾,三军总医院近年来引进低温疗法,透过精准的体温控制搭配高压氧治疗,为颅内高压病患带来更好的治疗目标,目前已被证实能避免手术后的脑萎缩程度,以及提高康复程度。

一名59岁的男性,日前在工地上班时不慎从三米高的地方坠落,意外发生后送至三军总医院急诊,经急诊外科医护团队与创伤小组抢救与检查后,发现有颅内出血、气胸、左侧股骨髌骨粉碎性骨折等情形,必须紧急进行开颅减压手术。

执刀医师三总神经外科部主任洪东源表示,在开颅手术结束后,为改善病患的脑内情形,必须在加护病房内进行低温疗法,透过新世代的低温治疗辅助器将病患体温控制在摄氏34度左右,以达降低脑压之效,果不其然成功让病患在7天后恢复意识,且愈后的语言功能也得以恢复。

洪东源指出,低温疗法存在年代已久,从最早期的直接用冰块帮病人降温,演变到今天能借由辅助器精准控温,算是有很大的进步,根据三总经验低温疗法如搭配高压氧治疗能更让病患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准,然而现今的低温疗法不仅在恢复时间上比传统缩短近半,更能避免脑萎缩的发生。

洪东源说,过去三年来三总共为18名颅内高压病患实施低温疗法,除2名自发性颅内出血仍不幸过世之外,已有13人成功恢复意识,疗效显著,健保署预计在下半年将此疗法纳入给付,可望嘉惠更多难治型颅内高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