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施工挖到明代「镇远桥」 700年历史还留有4道胎痕
▲山西地铁2017年施工,挖掘出明代「镇远桥」。(图/CFP,下同。)
山西省政府28日透过官方微博表示,2017年年底发掘的石拱桥「镇远桥」,目前已被搬迁保护,确保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据了解,山西太原地铁2号线北大街站在2017年施工中出土了一座石拱桥,经过专家翻查史料,断定其名为「镇远桥」,始建于明代,位于太原府城镇远门外的护城河上,直到被发掘出土为止已尘封700多年。
综合陆媒报导,镇远桥位置正处于地铁基坑和拟建解放路北大街跨线桥高架桩基处,相关部门对于是否在原址进行保护困扰许久,直到2018年2月8日才开始进行拆解、编号、分块整装,进行搬迁保护。大陆国家文物局25日表示,下一步是搬回原址还是异地安置,还得根据太原市的整体规划确定保护方案。
山西省政府28日也透过官方微博表示,据山西省文物局消息,镇远桥始建于明代,位于太原府城镇远门外的护城河,镇远桥的发现是明清太原府城防交通系统遗存难得的实物,目前镇远桥已被搬迁保护,确保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
据了解,城释(上海)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监张汉霄2017年9月偶然得知太原地铁施工现场出土了文物,赶到现场去看,已出土的桥面还留有四道清晰的车胎轨迹,采集相关素材推测桥的相关数据,发现镇远桥是单拱砖石结构,过水拱券、桥面铺路石及栏板石等清晰可辨,半桥长度15公尺,桥宽9公尺,拱券跨径6公尺,将成果放上网路。
张汉霄翻查历史资料,发现乾隆《太原府志》卷十〈津梁〉记载:「镇远桥在北门镇远门外」,明清时的太原府城有八座城门,地铁施工区在北大街和解放路交叉口,就是俗称「大北门」的位置,正式名称为「镇远门」。他因此推论,这座因地铁施工而重见天日的古迹,正是当年太原府城大北门外的镇远桥。
▼出土的桥面还留有四道清晰的车胎轨迹。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