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打瞌睡没问题!研究:半梦半醒有利于吸收新知
往后老师要在课堂上叫醒昏昏欲睡的学生前,不妨想想这个研究。美国有心理学家表示,「打瞌睡」其实是学习新知的最好时机,当大脑进入即将入眠的状态,接触新资讯时最能将知识留存在脑海里。
印地安纳州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心理学教授沛恩(Jessica Payne)以20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每天晚上至少睡眠6小时。这些受试者被随机安排在早上9时或晚间9时上课,需要记忆一些彼此相关或无关的字汇;此外,也会在课堂结束后12小时或24小时后接受测验。
这些实验与「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有关。「陈述性记忆」是指大脑记住事实与事件的能力,可分为情节记忆(储存事件发生时间、空间及关联性)以及语意记忆(储存世界各种物件的知识)。人们每天都会运用这两种类型的记忆,譬如说出自己前一晚甚么时间吃饭,吃的东西叫甚么名字等。
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在学习后立刻睡眠,对记忆有极佳帮助。在12小时后接受测验的分组中,经历过夜间睡眠者(晚间9时上课、早上9时测验)的表现明显优于整日记忆者(早上9时上课、晚间9时测验)。而在24小时后接受测验的分组中,学习后立即睡眠的受试者在记忆表现上更加优异。
沛恩指出,睡眠对于记忆的帮助显而易见,在学习后立刻入睡,可让陈述性记忆加深。她也说,这项研究有利于学习时程的安排,例如要记住某件事,便可在躺上床后继续回忆,这样可让即将沉睡的大脑记得更牢。